网上找了个超焦距的公式 帮忙看看这么算对不对

[复制链接]
查看14543 | 回复7 | 2016-1-20 12:3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changchang63 于 2016-1-20 12:41 编辑
# c% x6 p" J; M+ S9 b
& o1 s5 T# N& S; n. w网上找了个超焦距公式 H=f*f/nc+f  超焦距=焦距的平方/光圈x弥散圈+焦距   
/ o8 I& E8 P6 A  H3 w8 ?' d6 C" h我用的设备是佳能7d,三阳8mm鱼眼  光圈f8  弥散圈我查了下是0.019
; O' e( [! A4 _4 q9 C$ N
6 n* \) V. c0 s/ t+ @所以套入公式
6 E2 [& {# A, y( b* d, }5 ~8x8/8x0.019+8=429mm  6 u# Z& B  v  E7 `/ [1 J& L9 T( O. i/ F
也就是说我的相机 超焦距是0.4m  7 G) R+ [0 A2 f9 t! O& T) l
8 d7 j6 n8 H/ f$ |
! ]& Q) ]* H4 Q
是这么算的吗 这么近吗
) Z( d. d' m- Z% |; h5 u8 O那以后我室内拍摄对焦距离就设0.4m了?
2 [! B$ }3 O8 V+ _. O  J请大家指导下
. v, y4 h  Z6 j
; @$ d; k% d5 ~+ g2 i
3 o. B1 R  w- e5 z; y; }8 j, @. Z7 y5 R  x) C* T; U! D3 L) ?7 o

9 E0 h0 o  J1 A# A% X+ N- Q' t7 C+ t* C, N  S* s) [* p
阿水 | 2016-2-24 16:04:41 | 显示全部楼层
超焦距理论(来自百科)7 K- x+ y4 p* j* o+ p4 p6 R6 ]% ^
! C  @0 u/ z; V6 T! s8 W- s4 |+ |
Hyperfocal distance:超焦距+ _$ A1 E, Q8 b0 P* P# J
# h! n9 x1 c4 k2 t; Q( [8 D. e
对焦在远处的某一点,使得景深的另一极端恰为”无限远“,则由"无限远"(∞)到景深范围内最近的摄影距离,称为「超焦距离」。若先将焦点设为超焦距离,则由超焦距离的一半开始,到无限远处,都落在景深范围之内。
* b" u6 ?: g. g
! f, _) @* v4 H% m1 u# j/ M由于镜头的后景深比较大,人们称对焦点以后的能清晰成像的距离为超焦距。傻瓜相机一般就利用了超焦距,利用短焦镜头在一定距离之后的景物都能比较清晰成像的特点,省去对焦功能,所以,一般低档的傻瓜相机并不能自动对焦,只是利用了超焦距而已。在景深范围内的物体都是清楚的。! @  h2 J' j) k3 k4 v/ W

. V5 U; ?( U4 f) ^& r9 _
3 f- c+ |! [% B; K( R' j
% M1 g" @! d9 f9 Q7 Q
. F! A1 x/ m6 B! W6 n8 m6 X0 A2 A: t9 e+ |1 L; W8 |
我是60D,三阳8mm鱼眼,这两天也在为超焦距的问题发愁,对焦也看不清楚,咱们交流下啊
联横合纵 | 2016-2-25 16: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尽信书不如無书
ioadong | 2016-2-25 21:46:57 | 显示全部楼层
要理解超焦距,首先得理解景深。
6 r, C$ O5 Y4 T- y所谓超焦距就是充分利用景深的一种对焦技巧。通常在对焦时,焦平面是和目标重合的,这样位于目标背后的景深就浪费了(特别是目标是阻挡视线的大物体时),这时如果把焦点位置往回拉一拉,让景深的位置向相机移动,只要目标还在景深范围,目标就还是清晰的,而靠近相机这一侧的物体却因景深位置移动而处于景深之内而变得清晰,也即扩大了照片中清晰范围。
联横合纵 | 2016-3-4 21: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算你根据超焦距公式算得到的超焦距是对的,又根据什么会调焦在超焦距上呢?5 z' g) x: c" {3 [; x

3 z6 F3 h; n/ e未必有书查但有经验者都这么做:, k. ]5 H. ~6 S6 d1 L: S
调焦点是定在超焦距和无限远的中间位置,所谓中间不是所标注距离的中间,而是调焦环上超焦距和无限远平分距离正中间。
联横合纵 | 2016-3-4 22: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网上是原子弹的理论也能查得到的,要做淸晰一张图,非要在动手实践上花点功夫不可。- _) @' Y" U& x

6 w. _8 ~" q3 c5 G; D1 \$ F$ _
无法加载?点此新窗口全屏浏览→https://www.ivrpano.com/ws/openPano/A0695FFDC979766A
2 U* j. r) @$ W' p* p$ _
鱼眼龙 | 2016-3-5 22: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联横合纵 发表于 2016-3-4 22:17
5 v! r  `1 i6 u3 I+ q$ }1 }网上是原子弹的理论也能查得到的,要做淸晰一张图,非要在动手实践上花点功夫不可。

9 @; e# m  G( c; ?, H/ w# f  i1 H联横合纵老师说的是:尽信书不如无书。' k' j$ x( p& ?- |& Z
不同品牌型号相机,搭配不同镜头,理论是单一的,差异是无数的。因此,最好的办法是:
% M0 z' G+ Z6 F! y+ y在理论的指导下,多多进行实拍实测,在大屏幕上分析对比,优选出最佳值。6 f% z7 n9 u- F  e7 b
不少全景摄影师都是把超焦距调好之后,用透明胶带把调焦环贴死固定住。一劳永逸。
Leon_jzw | 2016-8-11 11:42:28 | 显示全部楼层
联横合纵 发表于 2016-3-4 22:17
( \, k0 C* M( s4 V网上是原子弹的理论也能查得到的,要做淸晰一张图,非要在动手实践上花点功夫不可。
  l" G6 e7 k9 r1 x
请问这个照片有没有经过后期处理?) y) s* j6 n9 t/ u' a: d  d: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