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屈原纪念陈列馆
纪念陈列馆坐落在青铜像大坝上,系歇山大屋顶,白墙琉璃瓦,建筑面积640平方米。馆内分上下两层。下展厅陈列有介绍屈原生平的图片、绘画、诗词、乐曲、书法、研究论文和历代各种版本的《楚辞》以及明嘉靖年间归州百姓捐款镌刻的屈原石像。上展厅陈列着秭归境内出土的各种珍贵文物。
|

|
屈原祠山门
山门为歇山重檐,三面牌楼,六柱五间,三级压顶,牌楼通高20米。郭沫若先生手书“屈原祠”匾镶嵌在牌楼上方正中的天明堂;襄阳王树人所书的“孤忠”、“流芳”分嵌左右额枋;大门匾额上书“光争日月”;红柱白墙,绿色琉璃瓦屋檐;门框、门坎为雕花石质,门两侧为菊花纹圆形石鼓。 |

|
祠内墙壁上的“175米”水位淹没标志
屈原祠内古朴清幽,壮观肃穆。拾级而上,是纪念陈列馆。在石阶的一侧的墙壁上可见清晰的“175米”淹没水位标志。屈原祠占地14000多平方米,倚山面江,坐北朝南,整座祠被环绕在满园飘香的柑桔林和苍翠欲滴的翠柏之中。
|

|
屈原铜像
屈原青铜像矗立在屈原祠中心的大坝上,像高3.92米。设计者欲表现屈原忧国忧民、孤忠高洁的精神境界和思想情操。屈子头微低似在沉思,眉宇紧锁,充满忧虑;体稍前倾,袍袖生风,行色匆匆…… |

|
陈列馆院内 四周种植着柑桔树、桃树和竹林,幽静雅致。秭归是历史悠久的柑桔之乡,深秋时节,满目青枝绿叶藏红果。屈原在《橘颂》诗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

|
屈原衣冠冢
屈原墓为衣冠冢,占地120平方米。墓前三排六柱八字开扇。石柱镌有楹联:“崔嵬丰碑矗在地,凛然浩气贯长虹”,“千古忠贞千古仰,一生清醒一生忧”。上柱间嵌着一块《重修楚大夫墓碑记》,刻有屈原生平。墓前两侧一对明代大石狮,威风凛凛。墓前的门阙、石坊是清道光年间的原物。 |

|
屈原墓内室吊棺
屈原墓由神道、祠堂及墓体组成。墓中铁栅栏门内红灯照处是屈原棺椁——红漆古棺,被一巨大的莲花石所托,当地人叫“屈子吊棺”。相传,古代天子用红漆棺材装殓,楚人认为屈原大夫是忧国忧民的忠臣,应使用红漆棺材装殓。 |

|
石刻碑廊之《九歌》
屈原青铜像的东西碑廊呈南北走向。廊柱撑架,歇山大角屋顶。廊内屈原的《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22篇诗作和历代文人墨客歌颂屈原的诗词手迹,镌刻在青石碑上。《楚辞》中的《九歌》,是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共十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