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56 场景)

2011-12-20 07:11 PM| 发布者: 鱼眼龙| 查看: 60311| 评论: 0| 原作者: 金海(摄于2004年7月、2008年5月)| 来自: 原创

摘要: 黄山雄踞于风景秀丽的皖南山区,兼有我国各大名山之雄奇峻美,集峰、石、松、云、泉等各种罕见景观于一山,于1990年入选世界遗产双遗产名录。黄山美在“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这里春、夏、秋、 冬景色 ...
2004年7月拍摄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徐霞客语)。黄山与黄河、长江、长城齐名,成为中华民族的又一象征。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名录。
  黄山雄踞于风景秀丽的皖南山区,方圆250平方公里,风景名胜区面积154平方公里,号称“五百里黄山”。它兼有我国各大名山之雄奇峻美,是我国享誉世界的著名风景区。黄山古名黟山,因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曾在此修真炼丹,得道升天,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六月十六日,唐玄宗亲自下令,改名为黄山。这一天还被唐玄宗钦定为黄山的生日。黄山巍峨挺拔,雄奇瑰丽、灵秀多姿著称于世。古人评为“具有泰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岳之烟云、匡庐之飞瀑、雁荡之巧石、峨嵋之清秀”,“集天下奇景于一体”。黄山有如天造的画境,她没有富丽堂皇的庙宇和禅院宫观,全凭本身毫无雕饰的天姿国色。
  黄山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由于山高谷深,气候呈垂直变化。同时由于北坡和南坡受阳光的辐射差大,局部地形对其气候起主导作用,形成云雾多、湿度大、降水多的气候特点。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8米 。山中的温泉、云谷、松谷、北海、玉屏、钓桥六大景区,风光旖旎,美不胜收。这里还是一座资源丰富、生态完整、具有重要科学和生态环境价值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疗养避暑胜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俱佳。
  黄山美在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是大自然造化中的奇迹。这里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无愧“人间仙境”之美誉。遍布峰壑的黄山松尤其独领风骚,百龄以上的古松数以万计,著名的有迎客松、送客松、卧龙松等31棵。黄山巧石有名可指的也有120多处,著名的石景有金鸡叫天门、松鼠跳天都、猴子观海等。黄山云海气象万千,黄山温泉,水质清纯,可饮可浴。山中林木茂密,古树繁多,森林覆盖率达86.6%,有植物近1500种,动物500多种。黄山有丰富的原生植物种质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的水资源尤添黄山之魅力。壮丽的云海奇观堪称一绝。黄山距东海400公里,山势高峻,最高峰海拔1864米,千峰万壑,云海常铺,是观日出的好地方。
  黄山的历史文化沉积丰厚,历代遗留的寺庙、亭阁、盘道、古桥和摩崖石刻共200多处,散布在名峰秀水之间,增添了不少古雅意趣。在其自然景物与环境之间,形成了特定的黄山文化,黄山还是我国著名山水画派发祥地之一。在黄山脚下的黔县、歙县、屯溪等地古迹繁多,尤以明代徽派古典建筑艺术著称于世。

  黄山(英文名称: Mount Huangshan )于1990年根据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遴选标准C(II)、N(III)(IV)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编号: 200-007)。


上图:黄山(2013年11月7日摄)


上图:黄山(2013年11月7日摄)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黄山,在中国历史上文学艺术的鼎盛时期(公元16世纪中叶的“山水”风格)曾受到广泛的赞誉,以“震旦国中第一奇山”而闻名。今天,黄山以其壮丽的景色——生长在花岗岩石上的奇松和浮现在云海中的怪石而著称。对于从四面八方来到这个风景胜地的游客、诗人、画家和摄影家而言,黄山具有永恒的魅力。

  本专辑是本站2004年和2008年两次应邀为黄山景区管理处所拍摄的部分全景照片。(2012-01-18  重新编辑  李萌  )

  扩展阅读:黄山风景区的六大景区

 

全景摄影:金海(2004年7月、2008年5月);作品像素:6000*3000 

  


夕阳下观飞来石 飞来石为飞来峰上一块巨石,高约10米,孤耸峰头,竖立在一块10米见方的平坦岩石上,似天外飞来,令人惊叹不已!又因石上尖下圆如仙桃,又名仙桃峰。游人可在平台上凭栏揽胜,对面的双剪峰、双笋峰等群峰就象一幅神奇的泼墨山水画卷。地质学家们认为,飞来石这一奇观是在地质变化过程中形成的,正所谓“天造地设”。 


猴子望太平 从清凉台上行至清凉峰顶,可看到对面平顶山上那块著名的巧石“猴子观海”,又叫“猴子望太平”。所谓望太平,是因为石猴正前方是旧时的太平县,即现在的黄山区。关于“猴子望太平”还有段有趣的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黄山脚下的太平县仙源村,有位书香门第的小姐名叫掌珠,生得聪明美丽。黄山北海深处山洞里有个修炼成仙的灵猴,见到掌珠顿生爱慕之心,遂变成一白面书生去求亲,被掌珠家相中。不想在喜宴上灵猴失态露了马脚,婚姻告吹。自从失去了掌珠,这痴情的猴子朝思暮想,每天坐在石上,朝着东北方向的太平县仙源村呆望。年深日久,便坐化成了黄山的一景——“猴子望太平”。 


莲花绝顶 莲花峰位于黄山中部,海拔1864 米,高入云天,奇秀瑰丽,为黄山最高峰。古人曾认为天都峰是黄山第一高峰,直到明万历四十六年九月,大旅行家徐霞客准确指出:莲花峰“居黄山之中,独出诸峰”,“即天都亦俯首矣”,是他凭目测得出的正确结论。莲花峰绝顶处方园丈余,名曰“石船”,中有一池称香沙池或香砂井。置身峰顶,遥望四方,千峰竞秀,万壑生烟,在万里晴空时,可东望天目山,西望庐山,北望九华山和长江。雨后,纵观八面云海,更为壮观。


莲花峰登山道 莲花峰位于玉屏楼北,是黄山第一高峰,海拔1864米,峻峭高耸,气势雄伟,宛如初绽的莲花,故名。从莲花岭至莲花峰顶约1.5公里,这段路叫莲花梗,沿途有飞龙松、倒挂松等黄山名松及黄山杜鹃。莲花峰绝顶处方圆丈余,中间有香砂井,置身峰顶,遥望四方,千峰竞秀、万壑生烟,在万里晴空时,可东望天目山,西望庐山,北望九华山。雨后,纵观八面云海,更为壮观。


天都峰鲫鱼背 天都峰位于玉屏峰南,是黄山三大主峰中最为险峻之处,海拔1830米,天都峰顶有一“登峰造极”石刻,古诗赞曰:“任它五岳归来客,一见天都也叫奇。”站在峰顶,举目四望,会有“海到尽处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之感。天都峰上鲫鱼背,以奇险著称。从天都峰脚,手扶铁索栏杆,沿“天梯”攀登1564级台阶,即至海拔1770米处的石矼,这里是登峰顶的必经之处。此石矼就是鲫鱼背,长10余米,宽仅1米,两侧是千仞悬崖,坡陡达85度左右,若遇风吹云涌,仿佛山摇石动,尤为惊险,其情形颇似出没于波涛之中的鲫鱼之背,故名。1937年,怀宁石工队历尽艰险,将此道开通,并护之以石柱铁索,从此,游人攀登揽胜,甚感安全。


散花坞(梦笔生花) 从北海宾馆右行不远就到散花坞,路旁有一建在悬崖之上的观景台,直面峡谷,右为“梦笔生花”,左为笔架峰。从观景台注目前方,即可见坞中一高约数十米的石柱,下圆上尖,耸立在山坡之上,恰似一枝书家的如椽斗笔,石柱的顶部是笔尖,其上的石缝中长着一株盘旋曲折的松树,像一朵盛开的鲜花。更为奇巧的是,在"梦笔生花"左侧的山峰,峰顶分五岔,状如笔架,与笔峰遥相呼应。传说,古代文人墨客若文思枯竭,只要到此一游,便会茅塞顿开,妙笔生花。

  “梦笔生花”是座孤峰,海拔1600多米。由于孤峰的上部1/3处横裂,裂缝以上部分渐圆渐尖,形如蘸满浓墨的笔尖,而下部2/3的石柱恰似笔杆。“笔尖”上长着一棵盘旋曲折的古松,就是扰龙松,松枝伸展,犹如盛开的鲜花,故得名。在一个山坞里,有笔有架,相映成趣,真乃天地间之一大造化。相传,这“梦笔生花”与大诗人李白有些渊源。据冯贽(唐)《云仙杂记》卷十记载:“李太白少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遗憾的是,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一棵塑料树,真树已在几年前枯死了。


后海乌龙潭 五龙潭又名老龙潭,是松谷溪上五个相连的池潭的合称。五潭分别是青龙潭、乌龙潭、黄龙潭、白龙潭和翡翠池,五潭深浅不同,水色各异。五潭周围是蜿蜒的青山,更显风光绝胜。乌龙潭上方的巨石上,古建有亭,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被山洪冲毁;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重建,名乌龙亭,又名松云寺。亭柱上有一联:“四面云山绕二水,一潭星月照孤亭”。山岩刻有巨大的“龙”、“虎”二字,苍劲有力。亭中设有石桌石凳,俯揽风景尤佳。

 

32

刚表态过的朋友 (32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