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深圳国际摄影大展将于2017年6月22日在深圳举行
主会场系列展介绍
一、名家邀请展
时 间:6月22日至25日 地 点:会展中心6号馆A区
“我们隔着漫天遍野的客观忙碌,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
——杨克《信札•五》
这里展出的112幅城市题材作品,是组委会邀请的36位中国摄影名家的代表作。
参展的摄影名家都是全国各省市近年来活跃在摄影界的代表人物:有各级摄影团体主席团成员、资深媒体记者、职业摄影家,有荣获中国摄影“金像奖”、“金路奖”的摄影家,有年近八旬德高望重的业界耆宿、有德艺双馨的年轻才俊。
摄影家们以城市为题材创作,聚焦都市光影、都市画卷,关注时代风采、关注时代精神。作品既有改革开放初期的建设场景、也有世界时尚之都的城市景观、城市风貌,作品创作年代跨度40年,反应了人民与时代筑梦、追梦的动人故事。
作品的表现手法多元化、摄影工具多元化,其中不乏探索性和实验性的创新视觉作品。
视觉影像截取不同的价值空间,体现了不同的价值追求、多元文化,多元视界相互交融、相互形成视界无界时代影像。
二、征稿作品展
时 间:6月22日至25日 地 点:会展中心6馆B区
……活的柱子,
不时发出一些含糊不清的语音;
行人穿过象征的森林,
露出亲切的眼光与人注视。
仿佛远处悠长的回音,
芳香、色彩、音响全在互相感应。
无限物的扩展力量,
仿佛琥珀、麝香、安息香和乳香,
在歌唱着精神和感官的热狂。
——(法国)夏尔·波德莱尔《契合》
《深圳国际摄影大展》的国家级、国际性定位,使得它从确立主题,策划方案、操作实施等等方面,都得到了中国文联、中国摄影家协会的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同时还得到了众多国内国际摄影机构、组织的有力协作。
本届大展共征集作品14889幅,投稿作者来自全球各地。经过专家委员会的认真评选,最终入选295件。
每一次取舍,都在考验专家评委的艺术眼光与修养,标准的生硬与人性的温软,在评选过程中,不断地碰撞与摩擦。英华灼灼,令人欣慰;遗珠之憾,在所难免。
征稿作品展区及专题邀请展区,共有来自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新西兰、芬兰、新加坡等7个国家的优秀摄影师的作品参加展览。这些作品,是不同国家的摄影艺术家用镜头和自己的眼睛,对人类城市文明的捕捉、记录、截取和反思——以城市为创作题材,城市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最活跃的地区,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从摄影艺术的角度记录和反映城市面貌、城市发展有着特殊重要的人文价值和社会意义。
三、专题邀请展
时 间:6月22日至25日 地 点:会展中心6号馆C区
……这高耸的精确的建筑,这人类曙光的崇高位置,这充盈着静寂的最高的容器,如此众多生命之后的一个石头的生命。
——(智利)聂鲁达《马丘比丘》
每一位以摄影思考、发现和表达的艺术家,必然有其成熟的创作思想和整体的、标识性的艺术风貌,从一位艺术家的某个系列作品,可以跟随他看世相、观风物,感受他对世界独特的发现与思考。
世界摄影界有数不清的大家,用相机记录城市、表现城市、思考城市,感受城市,一幅幅凝固的照片,欣赏它,却分明能感受到过往时光里的温度和呼吸。
首届深圳国际摄影大展专题展区,共展出国内外15位优秀摄影家城市题材的作品,其中有13位摄影家的个人专题展,除中国摄影家外,还有7位分别来自英国、意大利、法国、日本、新加坡、新西兰、芬兰的摄影家。
另外还有2位“城市姿态,焦点影像”研讨会主讲人的作品展出。
借助艺术家的眼光,城市,乃至整个世界,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也许不容易被发现的内含和角度。
观看这些经过了选择的城市瞬间,不同的人,内心会泛起不同的滋味……
四、摄影产业展
时 间:6月22日至25日 地 点:会展中心6号馆D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论语·卫灵公》
摄影器材的发明与发展,与其说是文明的进程的伴随者,不如说是强大的推动者。从摄影器材的发明与摄影科技的不断进步,可以解读包括城市文明进程在内的人类现代文明的步履。摄影大展的每一幅作品,其实都同时是摄影器材的展示。摄影大展,必将推进摄影器材产业的进步。
为此,特别策划摄影产业展,使截至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摄影器材与最怀旧的摄影器材,同时出现。
本次大展共有16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参加,分别是: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市北航旭飞科技有限公司
雅昌文化有限公司
索尼—深圳市深鸿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沣标运营(深圳)有限公司
佳能(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市大画幅摄影协会
北京摄影函授学院深圳分院
深圳市全景再现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新星图片有限公司
深圳市蓝图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尼康—深圳泽艺达器材有限公司
北京刷脸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品唐广告有限公司
哈苏—深圳市南艺摄影器材有限公司 分会场系列展览介绍 1、《双城姿态——深港50至80年代》纪实摄影展
策 展 人:张燕方
策展助理:谢文蒂,http://www.shenzhenphoto.com/uploads/allimg/170617/1-1F61GHQc06.jpg
地 点:深圳美术馆(深圳市罗湖区爱国路东湖公园内东湖一街32号)
时 间:2017年6月21日至25日 ,9:00—17:00
简 介:“双城姿态——深港50至80年代纪实摄影展”展出深圳本土摄影家郑中健、何煌友和香港摄影家刘冠腾、翟伟良的纪实作品200余幅。四位摄影师都擅长关于深圳、香港社会纪实题材的创作。此次摄影展将呈现深圳和香港两地20世纪50-80年代的深港双城各自面貌及风土人情。通过同一时间的照片对比,表现深圳和香港一衣带水的关系,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和成就。
http://www.shenzhenphoto.com/uploads/allimg/170617/1-1F61GF103M9.png
2、《火红年代》深圳老照片展 策展人:钟国华
地 点:深圳中心书城南区二楼"深圳艺廊"展厅
时 间: 2017年6月21日至30日,周一至周五上午10:00,周六周日上午9:30
简 介:“火红年代”深圳老照片展以深圳老照片为主要内容,再现深圳30多年前改革开放初期那段历史的辙痕和风貌。这些影像,让观众在欣赏、感怀与思考中,共同见证老照片独特的史料价值和艺术魅力,为探究深圳发展史、摄影史留下真实、生动、直观的不可替代的珍贵史料。
http://www.shenzhenphoto.com/uploads/allimg/170617/1-1F61GF103M9.png
3、《青春追梦》——历届全国“外来青工风采”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展览
策展人:苏伟明
地 点:深圳市文化馆大堂及展览厅(深圳市福田区燕南路95号)
时 间:2017年 6 月18日至7月3日,9:00—17:00
简 介:全国“外来青工风采”摄影大赛自2006年创办以来,每年一届,已连续举办了十二届。其主旨是讴歌全国各地外来青工为祖国建设所作出的贡献,用影像反映各行业外来青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状况,全面展示外来青工的创业风采。历届展览参赛人数近万人次,收到摄影作品达5万多件。本次展览是在历届全国“外来青工风采”摄影大赛一千多幅获奖作品中,精选80幅有代表性作品展出。
http://www.shenzhenphoto.com/uploads/allimg/170617/1-1F61GF103M9.png
4、《梦想飞扬》——历届全国“群艺杯”摄影艺术展览作品集萃
策展人:王文舵
地 点:深圳市宝安区群众文化艺术馆二楼展览厅(新安二路74号)
时 间:2017年 6 月22日至29日,9:00—12:00,14:00—18:00
简 介:全国“群艺杯”摄影艺术展览2001年创办并落户深圳,每两年举办一届,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八届,曾在全国各地国际摄影周活动中巡展,也曾代表文化部赴国外展览。历届展览参赛人数近2万人次,收到摄影作品达6万多件,每届评选出优秀获奖作品200幅,获奖作品均由《中国摄影家》杂志专刊发行,在全国摄影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次展览是从历届全国“群艺杯”摄影艺术展览一千多幅获奖作品中精选出的80幅城市主题作品。
http://www.shenzhenphoto.com/uploads/allimg/170617/1-1F61GF103M9.png
5、深圳客家文化摄影展
策展人:郑丽萍、李子才
地 点:深圳市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鹤湖新居)(深圳市龙岗区龙园路罗瑞合北街1号)
时 间:6月20日至25日,9:00—17:30
简 介:本次展览从全国各地3000多幅作品中精选出150幅表现客家生活和客家文化的作品,作品涵盖了客家风土人情、勤劳坚毅的客家人和千姿百态的客家建筑等,从不同视角和层面反映了客家文化的灿烂与厚重。作品主题突出,内容丰富,拍摄技法细腻,充分展示了客家人文、旅游、风土人情,扩大了深圳客家文化的社会影响。
http://www.shenzhenphoto.com/uploads/allimg/170617/1-1F61GF103M9.png
6、“视·界”粤港澳青年摄影作品展
策展人:王效杰、杨征
地 点: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留仙洞校区知行园A座
时 间:6月21日至25日,8:30—17:00
简 介:2017年恰逢香港回归20周年、澳门回归18周年。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愿景中,青年们从历史的轨迹中思考生活、寻找力量,在体验生活与社会发展中感悟生命存在的意义。粤港澳青年摄影作品展以粤港澳青年人的视角,观察和记录他们眼中的生活;以青年人的表达方式,解读和构建他们眼中的世界。当他们把深沉的目光投向生活,投向自然,投向历史的时候,我们会从他们的作品中感悟到生命的灵动和天籁的和谐。
http://www.shenzhenphoto.com/uploads/allimg/170617/1-1F61GF103M9.png
7、《百姓生活》摄影作品展
策展人:魏玉明、庹 兵
时 间:6月22日至25日
地 点:文博宫祥山艺术馆二楼,9:00—17:30
简 介:一千个人,内心就有一千座城市,可以衍生出千万种姿态。城市,融合了现代气息和多元的地域文化,正在形成新的特色。游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用镜头和心灵去透视和观察。无论是在高大上的城市中心,还是在质朴的城中村,每一个角落里,都有人们忙碌的身影,或是营生,或是享乐。繁华与简陋并存,陈旧与新锐共处。本展览遴选了81张照片,每一张都充满了生活的味道,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现代社会的种种姿态。
http://www.shenzhenphoto.com/uploads/allimg/170617/1-1F61GF103M9.png
8、《人与土地》阮义忠摄影作品展
策展人:刘辉
地 点:雅昌艺术馆三楼(深圳市福田区梅东二路5号)
时 间:6月22日至25日,开幕时间6月22日下午3:00
简 介:《人与土地》是“中国摄影教父”阮义忠最著名的摄影系列,拍摄于1974年到1986年间,曾被国内外诸多美术馆展出并收藏。该系列以黑白画面记录台湾乡土风光及少数民族的生活场景,反映了作者对自己成长的土地的价值和美的再发现,也是阮义忠对于台湾乡土人情的最后一瞥,饱含着质朴深情。2011年年初,作者在《南方都市报》副刊部开设摄影专栏,首次执笔道出《人与土地》拍摄背后的故事。
http://www.shenzhenphoto.com/uploads/allimg/170617/1-1F61GF103M9.png
9、《飞越丝路 艺术同心》王琛摄影艺术作品展
策展人:王雅君
地点:雅昌艺术馆三楼(深圳市福田区梅东二路5号)
时间:6月22日至25日,开幕时间6月22日下午3:00
简介:作者24年来,飞越全球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地近100个地区和国家,创作出大量的优秀摄影艺术作品,此次精选出67幅经典作品,特别聚焦了“一带一路”的人文纪实和自然景观。希望能以人类文化的认知、亲近、包容去诠释“一带一路”的精神内涵。
http://www.shenzhenphoto.com/uploads/allimg/170617/1-1F61GF103M9.png
10、《影像深圳家谱》作品摄影展
策展人:赵青、陈远忠
地 点:雅昌艺术馆三楼(深圳市福田区梅东二路5号)
时 间:6月22日至25日,开幕时间6月22日下午3:00
简 介:《影像深圳家谱》是由深圳市委宣传部指导、深圳报业集团深圳晚报主办的项目。我们携手数十位知名摄影师,每年拍摄100个深圳家庭,计划10年拍摄1000个家庭,拍摄人物家庭覆盖深圳社会的各个阶层。目前,已拍摄了300个家庭,每年出版画册、拍摄纪录片。同时,在深圳的公交、地铁站等城市公共空间展出。
http://www.shenzhenphoto.com/uploads/allimg/170617/1-1F61GF103M9.png
11、《城市故事摄影作品展》
策展人:秦军校
地点:雅昌艺术馆一楼(深圳市福田区梅东二路5号)
时间:6月22日至25日,开幕时间6月22日下午3:00
简介:知一座城市,或许是因为那里的历史人物、地标建筑或美景美食;而识一座城市,却离不开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和发生在那里故事。本展览旨在综合呈现世界各地独特的城市文化,诉说世界各地城市发生的动人故事,展现各地摄影家的在摄影艺术中的探索和取得的成果,从而促进世界各地摄影师的交流互动。
http://www.shenzhenphoto.com/uploads/allimg/170617/1-1F61GF103M9.png
12、《香江往事》张伯根摄影作品展
策展人:孙成毅
时 间:2017年6月21日至30日,9:00—17:30
地 点:罗湖美术馆
简 介:本次展览精选了张伯根先生上个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拍摄于香港的黑白照片50张。往事如烟,张先生镜头下的旧日香港却历历在目。张伯根先生早在50年代便醉心于摄影艺术,他凭借着精湛的影艺、娴熟的暗房技术,屡获多项国际摄影奖项并多次名列“世界摄影十杰”。1983年更荣获彩色照片组世界十杰榜首。现为英国皇家摄影学会会士,香港摄影学会会士,美国威明顿摄影会高级会士,香港海鸥摄影会高级会士,香港沙龙影友协会荣誉高级会士,香港中华摄影学会荣誉高级会士,香港大众摄影学会荣誉高级会士,香港恩典摄影学会荣誉高级会士,香港地铁摄影会顾问,深圳罗湖摄影学会顾问。
http://www.shenzhenphoto.com/uploads/allimg/170617/1-1F61GF103M9.png
13、香港回归20周年主题摄影艺术展
策展人:王晖
时 间:6月23日-7月23日
地 点:福田高铁站
简 介:在香港回归20周年的特别日子里,摄影艺术家吴建斌,以他钟爱的摄影艺术作品见证历史,致敬风雨兼程的岁月。在香港工作、生活的他,热爱摄影艺术几十载,坚持拍摄香港不断变化的面貌。大到新闻事件的捕捉,小到普通生活的画面,他用影像诠释了香港的多元化和包容性。此次展览精选了100余幅作品来展示香港回归20年日新月异的改变。对于他来说,这既是一次人生经历的回顾,更是对一段历史的追溯、敬畏和展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