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的生存之道

已有 1526 次阅读2012-11-22 05:32 PM |系统分类:拍摄散记

前几日,几位年轻摄影师在纽约视觉艺术学院(School of Visual Arts)做了一个分享会,主题是:如何持续创作并向潜在的客户推广自己的作品。多么世俗的讨论——其实就是分享自己的谋生之道。

        参加分享会是美国摄影界新闻(PDN)评选出的PDN30强的几位,和美国大多数评选一样,这个排行非常实在,关注的是青年摄影师在其职业领域(新闻,商业,报道,时尚,艺术)对摄影语言的运用。

        看了一下几位的发言,都颇为坦率,这种具体而实在的案例应该对一些中国年轻摄影师有所帮助。在我看来,很多人并非没有能力去做一些作品,束缚他们的也许就是这种所谓的技术性环节,而这些东西我们往往认为无法拿到台面上讨论。

        闲话少说,上案例吧:

Ryan Pfluger的个人主页

        摄影师Pfluger自己掏钱去Sundance电影节拍了一套13张的电影演员的肖像,这些作品后来收录进他的书,并同时也卖给了媒体。

        Pfluger起初希望能够得到媒体的支持去拍这些照片,并找了一些媒体的图片编辑,希望得到资金支持,却没有成功。他最后决定自费去,并在一个专业的电影资料数据库里找到了这些演员公关的联系方式,帮他安排了肖像拍摄。

Pfluge喜欢拍摄半身肖像

        在电影节工作期间,他只拍半身肖像,这就是他自己个人摄影作品的创作风格。他最早的时候其实也不知道要拍什么,最初作品集里面什么都有,后来逐渐明白要坚持自己的一个风格,于是就慢慢变成统一的裸体肖像,坚持用自然光和拍胶卷。

        不过,却从来没有媒体雇佣他去以这种方式去拍活儿。电影节回来之后,他把这些照片拿给媒体看,照片不但最终得到发表,他的风格也得到承认。Pfluger提到,拿到第一个适合自己风格的付费工作任务前,已经拍了两年半身肖像。得以把自己的个人风格融入到报道摄影工作中,这来自摄影师个人持之以恒的努力。

 

摄影师个人主页

        Sam Kaplan经常给自己一些主题拍摄,并就地取材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寻常事物,比如麻线。他认为,这种照片可以向客户展示自己在限定工作中的创造力。

如果你能把一卷轴线都拍得变化多端……

        Sam不断给潜在客户邮寄个人宣传资料和发邮件,除此之外,他还圈定了100名编辑,他们所在的媒体是适合他个人风格的,Kaplan会给他们单独写邮件做推广。他一开始只能得到一些小媒体的任务,接到一些小活儿,然后利用这些发表的作品他再给其它图片编辑写信,给他们发自己的作品,最终他得到了《财富》(Fortune)和其它一些著名媒体的任务。

        kaplan的职业生涯是在一个工作室开始的,他同时协助四个静物摄影师,和他们学了很多招式。然后从很小的杂志慢慢拍上来。

        他的摄影技术秘诀在于一点点增加自己的曝光率,不过,从技术上来说他在纽约只算是中等,kenji aoki和art dept代理的那些静物摄影师算是顶尖。

        Ash Lee吸引自己客户的方式来自其在大学期间做的一本杂志,通过这本自出版物,他积累了自己的作品集,并且也让那些注重个性色彩的客户开始关注他。他认为:“你要了解谁是你的目标客户,以及你的作品适合什么样的媒体发表。”Ash Lee的职业目标非常明确,他给自己喜欢并且愿意为之工作的人写信,并且成功地得到了W杂志的Dennis Freedman以及Vantiy Fair的Graydon Carter的回复。

        Peter Ash lee在纽约视觉艺术学院学艺术摄影之前学心理学,进入摄影领域的时候年纪已经不小了。有一天他问教授说以后这个是怎么糊口的,教授说先做个三年五年的助手,再慢慢的接小活,再一步步发展。他当时就急了:“我没那么多时间啊”,恰好那时候他的室友是在columbia念journalism新闻学的学生。两人有空就去barnes and noble翻杂志,顺着就一起办了corduroy这本杂志。第一个采访是访问一个小朋友组成的乐队,他在youtube上看到对方的演奏视频。他的摄影风格都是比较的统一的窗户自然光。

        他提到是说做promotion card和promo email的重要性,一旦有更新要马上通知图片编辑们。但秘诀在于不要try too hard,。他说和客户(主要是photo editor)的关系就像是谈恋爱,不能太黏糊,有时候还要顺其自然。年轻摄影师着急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要克服。

        Andy Katz工作领域:

        Andy Katz建议摄影师应该有一个自己的长期拍摄项目,这样你在自己工作低潮的时候也有事情可以做。他说自己当年一起读书的同学大概只有百分之二十现在仍然在做摄影。其实在上学期间你就能看出谁会持续做下去——那些富有热情对摄影抱有专注态度的人。

        讨论会还有一位来自“甲方”的特邀嘉宾,纽约时报杂志(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的图片编辑Clinton Cargil。这份杂志有一个很好的传统是善用新人,他们派遣任务时关注的是摄影师的擅长领域和任务是否相符。该杂志对一位女摄影师的作品很感兴趣,但直到五年后才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给她活儿干,而相反,有一位摄影新人主动联系他们,提出是否可以去拍一个音乐节,他立刻就得到了这个任务。

来自:艺术中国

 更多临沧摄影信息请点击网站:http://www.10828.com/   
电邮:sales@10828.com   Q Q:2568199188   电话:临沧0883-2163888      昆明0871-6226328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