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计算!不要公式!不要被所谓“视角X1.3倍”的理论吓唬住!
) E' n& O! L8 Z. G5 Z- l
' }' f$ A0 A9 s. v6 w% b
& S, b" P' K% e* l5 h$ P o j# |重叠覆盖1.3倍还是1.5倍,不是一个死规定,要结合场景的实际情况而定。
Q2 ]$ t: i0 E- s5 a' ^比如一个四白落地,什么家具都没有的空白样板间,拍摄到大白墙的时候1.3肯定是不够了,有时候1.5都不够。有经验的摄影师甚至会在墙上贴不干胶记号。
9 ^" u* u. z) W$ ~而拍摄密树参天的森林时,可能1.2就够了。
0 f: S+ n4 ^" ~& w7 d! B: E' ?, e& L% L. `8 i# `9 s
( c( L3 K, q; Y9 C. [, d即便这个一览表,也仅仅是一个参考而已。/ L& w' h' c2 m* G" W4 g7 x$ ^
不要简单依赖这个表格,更不必费心研究它的算法公式之类的。
* M! j. e( V$ j: d
( d1 k5 g4 ?* V& [( } d( J其实只记住一条最根本的原则:保证相邻照片之间有足够的重叠这是为了便于拼接软件顺利识别画面特征而进行控制点的判断
' K( j8 M0 r# e- X# h* K1 m# \: O/ [: T+ W: G; k2 u
无论各种相机配何种镜头,只要记住上面这一个原则,你就可以自己决定如何拍摄,拍摄多少张了。$ a/ K1 T! n, @+ _% L# B) Y' r
5 q( s: ?$ T' n& i7 I% Q
+ [8 C; `. U+ ^; f! \4 A/ i/ p原则是:足够的重叠度$ f/ L* X4 M' G+ |5 x% l5 i' i
具体做法就是目测35%到45%/ [8 E5 u e$ ?/ S1 H5 L
1、分度盘刻度0,眼睛盯住取景框中景物的中部某个位置, T+ u5 A$ n$ ~1 a, P! c9 C
2、转动云台,使景物中部移动到取景框边停住,读取分度盘刻度。# D) T d# X. F! D6 ]( c. k8 s
( v+ {1 J! R3 V. u7 _7 s; G C
此时如果分度盘显示转动了多少度,你就给分度盘定位多少
6 C% ]4 y1 y; X4 A
N+ ?. Q8 T/ Q# i3 b8 I考虑到足够的重叠,以及镜头边缘屈光度和暗角对画质的影响,不要四舍五入,要舍大取小。
1 {8 y. @9 k$ r# a& i比如你读取的是55度,你就选45度而不选60度。
5 ?" F# R' ?6 h9 q' N+ G2 y# ~2 }# x% A
重叠度宁大勿小,是为了拼接的安全。# r' p6 g& O' [5 _7 ]5 {1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