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联横老师关于中轴问题

[复制链接]
查看24022 | 回复33 | 2011-12-31 10:5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BH7NLJ 于 2011-12-31 10:55 编辑 / E# m- v% ]0 y+ R. j
2 ]1 [7 I* i1 @$ y
近日拿到领导的D700全幅相机,随机是24~70/2.8镜头。想用我的得力M-1云台来拍全景。4 ~  {$ m+ u$ @  X
; D$ e" I' ^; `" U9 x- {' o
可是对中轴时犯难了,这个镜头在对中轴时,无论如何不能清楚显示中轴位置(太近了),取景器里一片模糊。不知老师有没有其他办法可以准确对正中轴?请赐教。谢谢!/ e, E1 ^1 ~- J  J  C
联横合纵 | 2011-12-31 11:42:06 | 显示全部楼层
BH7NLJ 朋友,中轴应该不难对的,我未用过得力云台,不知它具体如何对中轴,之前只听过别人诟病它的节架居然沒定中点用于对中轴.* {! V2 u# I* H/ E
一般的节架是这样对中轴的:相机装上手上现有最短焦镜头,把相机装在节臂最后点,翻转向下垂直,取景器的中点正对轴点标志.
$ i$ z. r5 Y8 t/ ]) C  N/ x我用的节架轴点标志0 H+ T& z  j- ?' G/ ~) y
P1020168.jpg
联横合纵 | 2011-12-31 11: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联横合纵 于 2011-12-31 11:58 编辑 8 _2 q7 |* w7 u7 G$ {7 u

' h6 t1 f. k  |记住要用最短焦镜头焦段去对中轴,即使你是用长焦去拍摄也先如此去对,因为一部相机只需对一次中轴,把对好了的位置尺度标记下来,以后用同一部相机再也不用去对,换什么镜头都是一样的中轴位,所以第一次有鱼眼镜最容易对.
联横合纵 | 2011-12-31 12: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先对准中轴,对中节才有意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BH7NLJ | 2011-12-31 16: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联横老师,得力云台确实没有中轴标记,我一直想找一颗螺丝扭上去作为标记,可一直也没找到牙口相同的螺丝。. M, ?: n" H" n6 o

7 w/ m- M# g! a* [* w0 s' d查了一下,这个镜头参数:
4 L  M# X9 x7 X2 T尼康(Nikon)AF-S 24-70mm f/2.8G ED
: i5 ?' g$ ]" |9 L% v自动对焦,伸缩式变焦,焦距24-70mm,77mm滤镜口径,52.5mm镜头直径,133mm镜头长度,0.38m最近对焦距离,9片光圈叶片。, N1 R; s) I* v. e: J
其中,最近对焦距离是0.38米,上云台后,旋臂放到最长,镜头前端距云台底部也不到2厘米,看来是云台旋臂不够长度。
2 z3 m3 k- j- F% h" a# C$ T4 z4 J) `% n* N
“相机装上手上现有最短焦镜头”这经验应该管用,看看能不能找一短焦镜头来试试。
联横合纵 | 2011-12-31 16:39:33 | 显示全部楼层
ht.jpg
联横合纵 | 2011-12-31 16:5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量了一下我的这个节架竖直节臂有36厘米长度., l9 b# E5 M. h9 ]2 Y0 S/ T
$ o' |9 `& l) {1 d8 H8 |4 R4 r
IMG_9594.jpg
联横合纵 | 2011-12-31 16:5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L架对于拍三维全景提供了方便,但对L架的强度要有很高要求.
联横合纵 | 2011-12-31 17:0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拍矩阵可把节臂降下或转短杆状态使用." J9 `+ U# g1 i1 `" C- E' S
IMG_9591.jpg
联横合纵 | 2011-12-31 17:2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旋臂放到最长,镜头前端距云台底部也不到2厘米,看来是云台旋臂不够长度。”在这种状态下你对中轴是非常危险的,一不小心就会把镜头前镜片撞坏。
dxdxdxdx | 2011-12-31 17:37:45 | 显示全部楼层
联横合纵 发表于 2011-12-31 16:58
( H( |  }" m9 }" G( R高L架对于拍三维全景提供了方便,但对L架的强度要有很高要求.

' s* @0 h: y* p) c1 i# s联兄好。强烈赞同。强度高的高L架是拍好全景的要点之一,好处很多。可惜哦,我得只有不到20cm,曾请色而不淫加工一个30cm的,但他暂时无能为力,我正在想办法。
联横合纵 | 2011-12-31 18: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y设计理念的产品,这长杆不单纯出于只补很小一块地的目,它的L架是可以长短换位装,包括尼康D3X等厚底机也能装,关健是它的节臂可以升降,拍矩阵可以降下来减少扭力传动距离,大为增加稳定性,可以装上自动云台,又可以装上百诺6cm手动转盘.
联横合纵 | 2011-12-31 18:2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强L架所用不知什么合金,可任由硬币磨刮,硬币磨缺了一小块,而它竟可丝毫无损.) x3 s/ ~; b  N8 a5 h% Q, o
IMG_9593.jpg
procolor | 2011-12-31 21:4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度这么高啊,得力的那估计不是了,被我给磕出几个口子了
联横合纵 | 2011-12-31 22:4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联横合纵 于 2011-12-31 23:20 编辑
0 ]& C* n4 C  M" l) w: ~7 D9 W2 Y
, E& q# ]1 a( G, [4 G最值得称道的是;在节臂旋转位置也即镜头中节点正对的位置,可加装镜头托板.这块托板可托住长镜不会下垂,以及防止长镜在不停的晃动摇摆中损坏了镜头与相机卡口间的薄弱环节,不象其它节架要单靠死拧相机底罗丝,事实证明要是单靠快装板的表面接触去用力,你怎么拧也不能有效防镜头下垂.
- q" N9 d+ S' L  ~/ } IMG_2623.jpg
联横合纵 | 2011-12-31 23: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节臂可根据实际情况上下调节.
; c  r& Q$ D" ?* T/ l P1020163.jpg
BH7NLJ | 2012-1-1 01:29:15 | 显示全部楼层
联横合纵 发表于 2011-12-31 22:49 2 q0 q% m( K( G2 [) P
最值得称道的是;在节臂旋转位置也即镜头中节点正对的位置,可加装镜头托板.这块托板可托住长镜不会下垂,以及 ...
% O7 n# g5 S% `4 n
这个功能不错。
学之者 | 2013-4-23 15:34:30 | 显示全部楼层
16楼老师说的正是我最担心的,正想上得力M-1s,不知能在使用中锁紧锁住5D II+24-70头或70-200头。请老师们介绍一下。谢谢!
guonaldo | 2013-4-23 22: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联横合纵 发表于 2011-12-31 23:07
: k, X0 I  [/ u3 [# O节臂可根据实际情况上下调节.
1 K$ U9 @! E! W0 Q: S) G1 x
看到您使用的电动云台,是单自由度的。" I. O; }8 T5 g( m+ y4 G% R4 s6 o% m
如此说来 您每次拍摄高杆矩阵都得反复升降,手动调整第俯仰角了?
联横合纵 | 2013-4-24 01:4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联横合纵 于 2013-4-24 02:14 编辑 9 C; @/ A/ }* E# v4 f
( _4 C1 |' {( K  Q/ H
我会傻到把电动云台高举6M吗?你知道单电配饼干镜头有多轻巧吗?你听过“舵机”这名称吗?你玩过USB16路舵机控制板,控制器伺服电机驱动板吗?
联横合纵 | 2013-4-24 02: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ceeBG7FSqyi4w.jpg ( Q  I( \1 v$ s0 n0 J8 x$ h& a1 S9 G
奥林巴斯E-PM1配12mm饼干镜头
guonaldo | 2013-4-24 07:51: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联横合纵 发表于 2013-4-24 02:01/ Q* j5 j6 R$ f$ O1 I& b
奥林巴斯E-PM1配12mm饼干镜头
  S) H7 m1 o% g! _- q
玩过大功率的电机控制驱动板。对于如何和全景结合,还没思考过,还望指教。用arduino的电路?
联横合纵 | 2013-4-24 12: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联横合纵 于 2013-4-24 12:19 编辑
: q) ]& d) ^- Y2 p' F3 B" i( V
guonaldo 发表于 2013-4-24 07:51
8 U' y0 X) g) C4 E& a' M. _# J玩过大功率的电机控制驱动板。对于如何和全景结合,还没思考过,还望指教。用arduino的电路?
7 c/ G( L3 D/ Z- H' V( x

3 y6 B' n* M, X# K6 D, N% `8 W3 q) w投鼠忌器,实在不想在此过多讨论这类问题,无谓令人难堪,翻翻旧帖你可看到,之前就有牛B之人断言:“高杆不用鱼眼你怎么可能去拍?”,我只发了一张如下的图去回应他的浅见。) F& A0 l+ A; E- g6 A. ~
qw.jpg
, c5 a: I/ x# ]" U7 F* N- D3 j0 e  N* U  s1 w
但是guonaldo虚心请教的问题还是要解答的。矩阵自动拍摄可用手段很多,但是用于长杆,轻巧则是最要优先考虑的因素,试想当你横杆伸出5M之遥的荷花池中,你用那5DII加鱼眼会怎么样?选用了轻巧的相机,驱动机构也可相应的精緻了。
联横合纵 | 2013-4-24 12:35:14 | 显示全部楼层
众所周知,旋转位置重合于节点,如果节臂前后重力平衡,会是最节省动力的方案,用单电加饼干镜头理由就基于此,若用单反,重心就严重偏后,解决的难度自然就大了。
" Z3 j; A+ ]8 D' q4 a1 j" O1 E5 B. Q4 t之前我用松下的单电完成试验,余下的改进会改用更轻巧的奥林巴斯E-PM1配12mm饼干镜头。
: J/ ^/ A" r/ B& ~6 _" b u=2593609120,760171075&fm=23&gp=0.jpg
' e/ _9 h6 T8 b5 H. }
联横合纵 | 2013-4-24 13: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电路方面把之前的3000毫安/时固定可充电源,改小为1200毫安可换,把多路控制板简化为三通道,使接收加驱动电路也只稍大于硬币,遥控器则改为更高级的可预置数显式,数控舵机也改用更合适的。
0 y- |; K) [- e$ X P1050160.jpg
! _" f9 E) k7 C9 \; J  S" D! R0 E
联横合纵 | 2013-4-24 13:2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联横合纵 于 2013-4-24 13:27 编辑 1 }; d, q) `; ^4 V, y

) L; E. S; v! x* |$ P5 k5 O& X$ D! l. E5 S# _+ P- D
P1050159.jpg
) ]! \+ U) ]  Q& [
% V4 I# I1 t3 |: Y6 N, B
联横合纵 | 2013-4-24 13:4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联横合纵 于 2013-4-24 13:53 编辑 / |* [! o6 B  E, F" E' [) d

( D* G3 X" r* T2 e5 u1 W. x而比以上再简单易行的方法,是找一份频闪灯双稳态电路去改(手电筒里就有),只要把RC中的C改变容量(改钽电解更精确),R改为可调,换装继电器,组合自保电路,则可完成可调的自转和按快门动作。0 f$ i& f( n" i
1.jpg
- ?% c8 n- d1 a1 j 2.jpg
联横合纵 | 2013-4-24 14: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口气说那么多只为guonaldo 解惑,不期望很多人会懂,只知道阎涛一定会懂。# D; @* }+ p1 l% r) c* Y: P' _
guonaldo | 2013-4-24 14: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uonaldo 于 2013-4-24 14:05 编辑
, r9 p" ?: E, s0 x& b
联横合纵 发表于 2013-4-24 13:45
. C4 w6 r, l* f# H2 v0 s而比以上再简单易行的方法,是找一份频闪灯双稳态电路去改(手电筒里就有),只要把RC中的C改变容量(改钽电 ...
: C' p" _( m9 s! f9 ?: L
5 U/ f7 a2 F( ~: m- n! m
赶紧研究研究。
# G8 O$ @/ I( S; \舵机体积不是很小呢,粗想之下,第二个轴需要动点脑子才能保证运动轨迹。否则第一个轴要承载第二个轴的重量
联横合纵 | 2013-4-24 14: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双稳态电路继电器控制直流电机转动会惯性运行,之前用干簧管控停欠精准,后改凹槽微动开关解决。改用数控舵机加单向轴承则最为精确和定位不再动。
guonaldo | 2013-4-24 14: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uonaldo 于 2013-4-24 14:18 编辑
  i3 z4 Z' ~/ p4 x
联横合纵 发表于 2013-4-24 14:11 ; u% v8 R" l0 f0 b! E* F$ w
用双稳态电路继电器控制直流电机转动会惯性运行,之前用干簧管控停欠精准,后改凹槽微动开关解决。改用数控舵 ...

6 N% }, N6 e4 v% N受教 明白了些皮毛。慢慢想。我看到您回帖的第一反应是要用MCU编写轨迹软体,原来不用。我也想搞一个试试,最近刚弄明白矩阵的批量拼接法,使得矩阵拼接不再那么头痛,从而能够应对纯色天空和海洋。
guonaldo | 2013-9-7 23: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联横合纵 发表于 2013-4-24 14:11
: I+ V6 r& k, |( F7 B7 a用双稳态电路继电器控制直流电机转动会惯性运行,之前用干簧管控停欠精准,后改凹槽微动开关解决。改用数控舵 ...
) @$ r- l7 Y- q3 N3 D: w7 ^) B/ N* c
这句话还是没懂。。。。。。
guonaldo | 2013-9-13 20:38:31 | 显示全部楼层
联横合纵 发表于 2013-4-24 14:11  F/ g- V( A' {  Y! q9 J, s
用双稳态电路继电器控制直流电机转动会惯性运行,之前用干簧管控停欠精准,后改凹槽微动开关解决。改用数控舵 ...

! M& }. ]* n3 k* V9 n2 B5 ]8 s时至今日,终于全部弄明白了。 真是巧妙至极
联横合纵 | 2013-9-16 01:5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