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球形全景摄影

[复制链接]
查看13853 | 回复5 | 2013-11-1 19:3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阳光下的绿叶 于 2013-11-1 19:29 编辑 : U; ], `4 s- i" g# Y

$ T# _- F* E: x8 s7 {        一周前看到网上的小行星全景图片,很喜欢,因为是喜欢爬山的驴友,喜欢这种表达风景的方式,于是在网上搜到了这个论坛,看了论坛里很多帖子,这里多谢了。+ [' f2 u: c, K; g

将我对球形全景摄影的理解写在这里,如有不对希望指正。


; Y/ l- E3 X2 f7 x% w# j/ X) q' B

两个概念要理解透彻——球面全景和节点。

球形全景:当你环顾四周以及头上脚下之后,将这些看到的风景衔接起来就形成了球形全景,而球心就是眼睛所在的位置。记住两个词,球心、球形全景。球形全景是站在球心位置观察到的全景,也就是相对于空间一点,所有景物的大小、形状、光影,以及景物间的相对位置都是固定的。球心的空间位置变了,所有景物的相对位置也就变了,全景也就变了;球形全景涵盖了从球心为顶点的所有视角。

实际上还应该加上一个时间参数,也就是说,球星全景是某一时刻的全景,时间改变,尽管景物的相对位置不变(太阳、月亮除外,呵呵),但景物的色彩和光影都会变。题外话:如果有个全视野的镜头就好了,那样就能拍一张慢门球形全景了。

镜头的节点:光线入射到镜头,会在镜头轴线上的某一点汇聚,然后再投射到CMOS上成像,这个某一点就是镜头的节点。镜头节点这个概念对于单张摄影没有什么意义,但对于接片以及合成全景却很重要。

球形全景是在空间里某一点(观察点)看到的全景,因此需要拍摄每一张图片时镜头节点都要在观察点上,这样处于两张或者多张重叠位置的景物的各个属性(大小、形状、光影,以及景物间的相对位置)才会一样,合成出来的全景才可能是基于一点的全景。


# B4 L9 U& ?. W. i) K

用以上两个概念去指导拍摄:

1)拍摄距离:球形全景的视野是整个球,因此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更加明显;

2)表达拍摄主体的角度:感觉再用拍摄角度不是很合适,因为球形全景必定涵盖了这个视角,但拍摄时镜头的摆放会有很多种。球形全景对于主体的表达应该跟单张摄影选取拍摄视角一样,选取最有利于表达拍摄主体的角度,顺光、逆光、侧光。。。俯视、仰视、平视。。。

3)前两项已经确定了所要拍摄的球形全景的基点(球形的球心),所要拍摄的也就是基于这一点的一幅球形全景图;

4)脚架的摆放与调节:确保拍摄过程中镜头节点在脚架的旋转轴的延长线上,至于脚架旋转轴是垂直于地面还是倾斜,可以根据几种侧重来考虑。一是最有利于表达被拍摄主体的视角(与单张摄影一致)去调整脚架,便于拍摄主体的精细合成;二是最有利于拍摄操作去调整脚架,适合视野小的镜头,因为要旋转好几周;三是最有利于后期合成去调整脚架,衔接位置反差大的图片很容易自动识别。

只要节点摆放的位置一直处于3)中提到的基点位置,不论脚架怎么摆放,最终的球形全景都是一样的,因为它是一个涵盖了各个角度的球!因此,也是我们1)2)中想要的球形全景。

5)相机的设置:

为了保证每张重叠处色彩和亮度合成后很自然,拍时就要保证一样的曝光参数。需要将相机设置成M档,指定某一个白平衡(raw存贮也可以后期时改成一致),镜头一般用MF。

6)拍摄:旋转一周拍摄最大的视野,因此都选择相机竖拍方式开始,视角小的镜头需要几次旋转拍摄。旋转拍摄之后,整个球形未拍到的角度就比较小了,只剩下了旋转轴上、下两面,即所谓的“天、地”。


0 [+ B$ N+ Y& @( B4 u7 p

关于后期合成:

我只会用PTGui,全部图片调入后自动和成,偶尔会有不需要的,使用蒙版擦除,偶尔接不上的,用一下控制点。

因为是球形全景,视角包含了整个空间或者说整个空间包含了所有视角,因此在合成之后可以“用任何视角看世界“。

% u. Q! _3 _- o+ b

关于云台:

没有专业的全景云台,我看早期的前辈们也是diy的。因为我有小的微距云台和L型闪光灯架,两个合起来刚好可以diy一个能调节节点位置的云台。


9 s- J& b) a  H# ~! ]

关于补地:

拍摄补地时节点不太容易不精确,或者说一点都不精确,一般我会横着脚架用无线快门线拍摄,把所谓的地留的比较高,也会在拍摄前把地定义到对细节要求不高的方向,这样对拍”地“时节点的控制精度不会要求那么高。另外也可以考虑一种方法,用增加旋转拍摄,只留下脚架三条腿范围之内,这样来缩小”地“的大小,应该会精细些,但增加了前期和后期的工作量。


3 S3 O! Y$ K8 f; \8 M4 W6 r& V

调节节点:

根据镜头旋转不同角度从取景器里观看,前后两个东西是否重合来判断镜头节点是否在旋转轴的延长线上。

: {% ]: z( h7 R9 _


# i# A+ D% a! h" f' K

1

1
& F, j$ q5 U) `5 {! v/ o$ a, o7 \! Q

2

2

& `3 S/ c8 B# d9 ~7 b4 G0 v7 v- i8 S% g, x$ R

3

3

) n# y7 z# i# `
3 [* {; b( r1 [+ }8 z' w( T

4

4
' r/ k" I( Z8 l( d6 p
0 E3 w: H' E& S

鱼眼龙 | 2013-11-2 00: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抓住了关键,理解了核心,就能触类旁通,无师自通,发挥自如。" F/ Z0 u- r* E! Y9 B

$ Z- ~$ @8 ~8 u你说的加上“时间参数”,应该是“延时摄影”,到球型全景里就是“延时全景”。6 u% ^; ~* o5 n: L
我们和五行老师前段时间在西藏拍摄了大量延时全景,使用多个相机长时间延时同步曝光,从日落拍到灯亮,或拍摄变幻的云朵等。7 m' ~  Z- c9 A8 v5 h

- Z" q$ Z0 L0 ~0 f  x' {, N" N延时摄影在中国已经有了联盟,前段时间五行老师演示了联盟成员的主题创作集成。但是延时全景目前还很少有人涉猎。
阳光下的绿叶 | 2013-11-2 15:5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阳光下的绿叶 于 2013-11-2 15:55 编辑 # S' }! ]4 b  c% \

3 g* G# N" f1 B6 o' B" Y 12) d" o6 f) g$ }7 P$ K/ v3 U

1

1
阳光下的绿叶 | 2013-11-2 16: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鱼眼龙 发表于 2013-11-2 00:14
( \/ g7 |1 m% r# W* g* V! x+ T抓住了关键,理解了核心,就能触类旁通,无师自通,发挥自如。
" T2 k# T: ^! P8 I5 p" r2 H
1 b7 T' o/ m$ e- v' t3 z) E, T你说的加上“时间参数”,应该是“延时摄 ...

, t. Z% e+ e( R9 u) u- w2 B2 ?5 d       我还不了解延时全景,接触全景只有一周多,全景圈内关于全景的很多叫法不是很了解,你说了几台相机同步曝光,或许就是我想的吧。
5 ]# \& {& K5 q1 ~    我是想7只对角线鱼眼同时拍摄,6只负责水平1只负责天顶,然后30秒曝光一次,连续拍摄几个小时,拍完每台相机的图片单独合成出一张星轨,然后7张不同角度的星轨合成出一张360X150或者比150更小的全景星轨。地就不想了,7只鱼眼形成的节点对星轨和远景还能叫节点,对于地就只能叫球了。
! V5 ~7 |; ^+ S) D+ m    一直以来我都把这样的长时间曝光的效果叫做慢门,因此原想把这样的球形全景叫做慢门球形全景,为此还产生了两种一个人一只鱼眼能玩的伪慢门全景——球形全景时间抽样和单张慢门球形全景。3 t7 V4 \) S4 |  \+ V; B' e

6 {- O8 W9 A& B' v5 G1 T! R
阳光下的绿叶 | 2013-11-2 16:39:25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把3楼和本楼删掉吧
龙傲 | 2016-6-1 16: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知道楼主是怎么控制7个镜头同时拍摄的?求指导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