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用大画幅?

[复制链接]
查看49386 | 回复30 | 2012-3-10 21:4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供玩“数码接片”的爱好者参考)
9 S" M5 C+ m6 ~8 W
7 F: Z5 m) E) a1 z为什么要用大画幅' z/ q# @' x1 i4 Z( {$ x
————邓邵华 
! r( O% ?6 s) i( `, W( y7 Q
' {0 @$ }( F, p! f
    画幅之争是个古老的话题,争论多在专业人员之间进行。但本文是写给业余摄影爱好者而不是专业摄影师的。“专业”受摄影类别的限制,业余则比较自由。拍野生动物的人不可能用大画幅,而广告摄影师因为顾客付不起太高的费用而把应该用大画幅的工作换成了中画幅这也是很常见的。所以专业人员的行为会影响也会误导业余爱好者。; w1 |% m1 r( J. Y" c
    使用大画幅的理由有很多。首先我们常见的中小画幅照相机,它们的镜头平面与胶片平面是完全平行的,也不能运动,而大画幅的这两个平面是可以相互运动的,这种相互运动包括了移轴、仰俯、摇摆等技术动作。这些运动包含了很多科学知识,做为业余爱好者当然应该明白这些知识,否则哪里称得上“爱好者”。本人认为业余爱好者“业余”是一个时间上的概念,也是一个是否与金钱直接挂钩的概念,而“摄影爱好者”才是正题。/ h9 ~5 e9 X4 W* p  g) I
    正因为是爱好,是喜欢,我们才有必要弄明白前景深、后景深、影像圈、视角、清晰平面等等这些词。这些词离开大画幅是难以真正描述其意义的。为什么移动照相机的前组会改变清晰平面,而移动后组才改变透视关系?为什么施耐得XL 47mm与XL 72mm 镜头焦距不同视角却都是98°?……这都需要大画幅的知识来解释。2 H5 c& f% W2 S. }/ k5 a
    从掌握知识这层意义上讲,玩大画幅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从技术角度上说大画幅相机才真正综合了诸多的摄影知识于一身。玩大画幅可以让你更加深刻理解摄影原理和常识,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让你明白“知识就是力量”的道理。4 `3 G$ m) I" f' s' k
    使用大画幅的第二个着眼点是影像质量。摄影是以技术为基础的艺术,离开影像质量的摄影只能算是马虎的记录。普通摄影爱好者手中可能并没有4×5或8×10,想像不出影像质量上和中小画幅照相机有什么区别,不过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实验体会一下。
' d6 L' X" `6 w- j    准备一个135相机和一只大变焦比的镜头,在10米远的地方用200mm焦距拍一个人,然后变焦至100mm处再拍一张,再变焦至50mm还拍这个人,最后用24mm焦距端拍同样内容。将第一张底片满幅放大至5英寸,第二张只放对角线的50%也放大至5英寸,第三张放对角线的25%,第四张放对角线的15%,这四张5英寸照片几乎是同样的内容,用同一支镜头拍摄,只是放大倍率不同。
+ T! F+ Y5 Y6 i% M" A    你能清楚地看到区别,它们分别代表了8×10"、4×5"、6×7cm和24×36mm的画幅。这个实验只是一种比喻,但区别是非常明显的,我们可以借此清晰地认识放大倍率这个概念。放大同样的照片,底片大,放大率就小,影像就好。在传统放大机上是这样,数码放大机上也是这样,而且更明显。我们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能对不同的影像做出“喜”与“恶”的判断,遗憾的是我们脑子里却总是忽略了这一点。1 ~! R& z+ K) D) M% H9 Z  h
    在今天,135相机的数量恐怕是大画幅相机的1000倍以上,但最初徕卡发明135原型机的时候并没有讨人喜欢,因为当时是大画幅的天下。小型相机普及的强有力支持是胶片质量与镜头质量的提高,但时至今日,如果放大一张24英寸照片,最好的135相机也比不上最便宜的4×5,前题是二者要放到一起比较。人的口味(淡或咸)是可培养出来的,同样人的眼睛也是如此,小画幅我们看多了以至于形成了一些顽固的概念。其实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不只一个老摄影师有过这样的感慨:在当年拍片子时,没有条件使用好的器材,以至于好照片因解像力差而成了遗憾。
: L3 [/ A3 e$ j6 M, x! X1 @    使用大画幅的第三个理由是“细节”。这个细节有两层意思,其一是对人眼而言的,我们的眼睛对非常微小的东西观看比较困难,这就造成了我们使用小相机在取景时忽视了许多东西,当时我们看不到它的存在,但洗成照片后我们才发现。而大画幅的影像大到我们可以关注细节,我们还可以借助放大镜看到许多更细微的东西。4 U5 T9 z6 _- F8 k
    细节的第二层意思是照片对微小之处的再现能力。无论是胶片还是CCD,对很小的东西记录是困难的,而摄影恰恰是把大东西缩小在底片上或CCD上(微距摄影除外),缩小的倍率可能是100倍以上。135相机如果按100倍计算,一个100毫米见方的石头在135胶片上只是一毫米见方,虽然我们的镜头解像力很高,虽然我们的胶片分辨能力达到每毫米100线对,但谁都能想像无论是放大镜头还是扫描仪,对一毫米物体的再现能力都不会太高,而如果使用8×10相机,这个100毫米见方的石头在胶片上的大小是7毫米见方,当然这就要清晰很多。* w1 U9 t* s* u9 c% {! n
    其实起根本作用的还是放大倍率。笔者认为放大倍率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镜头、胶片。市面上销售的镜头好与劣的差别可能只是10%,充其量是50%,但放大倍率是5倍还是15倍,这个差别可不是10%的问题,而是500%。影像质量也好,细节也好,其实是相互联系的,影响这一切的就是放大倍率。我们关注芝麻的同时可别丢了西瓜。! D% C9 x$ i  m! J" v2 V
    选择大画幅的第四个理由是严谨、优雅的工作方式。许多业余爱好者总是羡慕那些专业的摄影记者身上跨着三台带马达的照相机、长枪短炮、用不尽的胶卷……慢慢也养成一种习惯,无论拍什么总要谋杀大量胶片,快门马达响成一片,而且特别爱好扎堆,爱好参加各种摄影旅游团。笔者也喜欢小相机,但如果要拍出好片子,工作方式要严谨才是,三脚架比马达更能帮助出好照片,能走近一点就别用长焦距镜头,预升反光镜,使用快门线都是有好处的。
1 i( G! X9 r+ ?! {    大画幅的工作方式与小相机不同,它需要摄影师有一种严谨的工作方式。你想不严谨都不行,那会根本得不到照片。用大画幅的人都明白,大画幅会使人去几分浮躁多几分思索。也许是我们太受布勒松的影响,过分看重摄影是瞬间艺术而忽视摄影也是凝结时空的艺术。- l6 B  t6 z* s- `6 W
    许多人不用大画幅的理由之一是经济上的,但这些人可能没有认真算过账。用大画幅不用配太多镜头,往往两三只足够勒,就是最好的4×5相机也不过三万多元,配几只头总体价格比全套哈苏贵不了多少。拍大画幅张数是有限的,也用不了太多的胶片。
# r1 C+ d! s/ v, b' \, f    使用大画幅还有更多理由,不用大画幅也有充分理由。笔者刚刚从驾校学车回来,驾校学的是大货车,但实际上我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开大货车,但老教练总是希望学员学车最好先从大货车开始,从大货车起步你会养成非常正规的习惯。大画幅不也是这样吗?
# o( Q# ^3 E* t8 t    大画幅有4×5、5×7、8×10英寸以至于更大,对于爱好者,4×5其实就够了。原因在于放大24英寸以内的照片,放大倍率在4-5倍很合理,而且能使用更广泛的镜头,此外4×5的技术调整功能也最方便,体积相对也小,选择余地也大——林好夫、仙娜、申豪等等都是不错的机器。8×10的适用性相对就差多啦,只适用于特定领域,这有其道理。. W" i2 x* k' h. b  X
    超大画幅如12×20、16×20、20×24英寸虽然有诸多限制,但其意义远远超过8×10。8×10一般要经过放大,而12×20主要是印相制作黑白照片,其无与伦比的影像质量完全是另外的一个天地,不亲眼所见是难以体会的。笔者认为,业余爱好者拍彩色照片用4×5足矣,拍黑白就最好一步跨过8×10,直接用12×20或16×20。从数码角度看大画幅的生命力依然存在,把CCD的面积做到12×20英寸要走的路还很长,甚至根本不会去走,而数码取代135,也许就是今天或明天的事了。
& I, r, \: D5 r: Y1 X! W! ?
2 R0 N( k* \7 C* C6 Y8 z来源:大众摄影
. }0 G5 F, g9 b1 s
8 g) v  h8 r+ }0 l2 B) N  I* _% w
联横合纵 | 2012-3-10 22:5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联横合纵 于 2012-3-12 01:24 编辑 : K9 r. ~! ]8 X- q% `4 r

* o" P  T& _; G, P) k5 S' i( H4 S文中的描述非常有道理:“  大画幅的工作方式与小相机不同,它需要摄影师有一种严谨的工作方式。你想不严谨都不行,那会根本得不到照片。用大画幅的人都明白,大画幅会使人去几分浮躁多几分思索。”- Q4 q+ t- G' `( {* C
我以前的工作拍过几年大画幅,拍出的片是用于出口商品的包装制版用的,八十年代初那是国内顶尖设备的影室,只有师傅和我俩人工作,拍摄从佈光测光对焦开始,步步都要非常专心,先拍一张宝利来,才会再拍反转片,然后还要开药,用百得信冲机自己冲片,整个过程都要非常严谨认真,一步都不能出错。即使平常我也很少使用135胶卷,更多是用120胶卷。
联横合纵 | 2012-3-10 23: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用过和见过的都不过是4X5寸和5X7寸的竖式放大机,再大的片只能用臥式机放灯箱片了。
黔龙缘 | 2012-3-11 09:4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学习!
admin | 2012-3-11 10: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心态非常重要。态度决定结果。
lpyq | 2012-3-11 17:59:21 | 显示全部楼层
能不能说有了距阵,大画幅都是浮云
鱼眼龙 | 2012-3-11 21:42:47 | 显示全部楼层
lpyq 发表于 2012-3-11 17:59
1 y$ M  b# {" ~, ~5 h能不能说有了距阵,大画幅都是浮云

& W0 I( J( e& Z- M! t单从几何尺寸上比,矩阵接片让大画幅胶片成了“浮云”。
5 Z6 k: h7 p: ^7 w* p但大画幅胶片的“玩法”,和那种心态,是越过大画幅直接玩矩阵数码接片无法体会,也无法企及的。
+ H/ `4 Z, ~8 N% i. a
' e$ g* J" k0 }/ Z# I随着数码技术飞速的发展,数码摄影在商业上的应用,以及当今艺术摄影领域的浮躁和功利的心态,胶片变得越来越赶不上节奏了,退出历史舞台只是个时间的问题。但那种严谨的工作过程、优雅的工作方式,是能够体现在最终作品上的。你只要心里有,你就能欣赏到,你心里有多少,你就能欣赏到多少。
0 X$ w( Q+ k2 r- {4 X
7 d& J0 p4 C* d% a7 a' l' h+ C# h在下曾为了生计而学习高端影像装裱,也为此而参加了北京黑白摄影学会办的第一期讲座,有幸听了冯建国先生对大画幅摄影的理论和概念,并接触到一大批大画幅玩家,多少受到些熏陶和影响。虽然我们越来越难以接触大画幅胶片了,但是相关的文章在网上还是大批的,看看还是有益的。
) u. J6 C% {) V  l4 ~* _; t
lpyq | 2012-3-11 22:2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在无忌上看了一些大画幅主题,以及在本坛上一些影友的作品,大多都在追求为大而大,为细节而细节,往往忽视了作品的艺术属性。象鱼老大说的距阵能挂上墙,才应该是距阵追求的重要方向。个见呵
联横合纵 | 2012-3-12 00: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今认为矩阵数码接片可以超过大画幅是浅见,如果知道原理或者两样都玩过是不会这么认为的,矩阵数码接片产生的成像是会产生桶型变型的,而用单镜头拍出的大画幅,镜头是校正了画面边缘畸变的,拍出的画面与实物一致,就像同焦距的镜头fisheye与广角镜结像效果的差异,再者,除非数码像素不再规则排列,否则摩尔纹就无法解决的,用到远心镜头也无法解决光学紫边,模数转换的运算缺陷也会产生色边,元件单元不一致性产生的噪点、干扰产生的伪色彩等等,这些问题虽有所改善,但远还未能最终解决。
联横合纵 | 2012-3-12 00:4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联横合纵 于 2012-3-12 01:21 编辑 + ^0 x- c' |+ \6 c8 ^

/ z/ U, j; I' U8 i+ f( g8 @即使同是数码,全画幅的机矩阵接片出来也比不过数码后背,因为接片无法解决畸变,最好去实践一下,不要光去想像,不要拍出几张远景平面的矩阵接片就轻易下结论,拍到近景的直线就知道什么是桶变了。
联横合纵 | 2012-3-12 01: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数码感光元件的结构决定了数码相机无法尽用镜头质素,4个像素才合成一个色素,组成一张相片,决定一张相片的解像度是色素,也即1200万像素的ccd实际只有效300万像素,再运算拆分为4才叫1200万,所以每条线边缘都不锐利,也无可能一个像素单独出一条线(PS可以),一般的镜头足以应付码数要求,再好的镜头也无法发挥能力,所以一个狗头和一个红圈在数码很难分别,但用到胶卷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了
阎涛 | 2012-3-12 09: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学习
联横合纵 | 2012-3-12 11:4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像素”(Pixel)是由Picture和Element这两个单词所组成的,是用来计算数码影像的一种单位,如同摄影的相片一样,数码影像也具有连续性的浓淡阶调,我们如果把影像放大数倍,会发现这些连续色调其实是由许多色彩相近的小方点所组成,这些小方点就是构成影像的最小单位“像素”(Pixel)。, i, ~$ K/ [/ y( V+ D
照相机內CCD的像素排列:" l( h& j% m0 x. }/ e
图片1.jpg ) R4 s; b1 [! m; V: Y: f8 z
) Z. Y2 F# J, G  @$ G. [8 g
) @) |. H; s% \. U
可以看到,CCD器件的千万像素其实是“点”即单色像素(DOT)而不是“彩色像素”(PIXEL),其色彩单元其实是由R,Gr,Gb,B四个单色点组成的,因此一个标称1千万像素的CCD器件,其实真正有效的RGB彩色像素只有250万个,其余是通过与旁边像素运算得到的,高像素器件的坏点在所难免,CCD器件的坏点也是可以通过用其旁边的像素代替的方法来解决的,因此只要不是成串的坏点,在得到的图像文件中是不容易被发现的。
* v/ f) C9 E6 y+ c$ q+ `9 Y
lsyz5168 | 2012-3-12 11: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 学习 顶帖!
联横合纵 | 2012-3-12 15:2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彩色胶片是多感色层涂膜的,它的最小单位彩粒是不规则排列的,只要用大底片,它可以把镜头的能力发挥到极至,直至晒出相片,整个过程都只关系品质控制,都是模拟直出,胶片输出相片层次的丰富程度,是数码只有8位0--255所无法比的,数码平面感光元件4粒感光体才组成一个色素,只要镜头解像度一达到精于这4粒感光体面积,天王巨镜都无力再发挥了,模数转换成文件又再数模输出成相片,整个过程关系到色域,色彩管理等一大堆问题,数码与胶片比有很多先天不足.3 f- A3 O; {$ l/ E3 U) ]# h' j2 U# `
在低端的领域,数码有其成本上的优势,但数码不要以为可以挂墙就能挑战胶片,你只要曾经见过大底片制作的大灯片,就知道什么叫相形见拙了.
联横合纵 | 2012-3-12 15: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数码至今还无法逾越的难题:
- `$ ^- g6 {( j+ J1 ]! x标准测试图- l, f" m+ M8 w* o4 m
1.jpg $ Q% d4 m+ s6 A$ K
左下角可见产生的摩尔纹- {8 a& ?# n$ v8 t- ~& j' x
a.jpg
  F5 n! z- P1 `, `2 Z/ {. e9 v5 V* b运算模数转换产生的色边
( d4 ?. u* x! [4 u. w% y b.jpg " z$ Q+ F* c6 n, j, ]# ~1 B- b( T  u
紫边
% F1 N! R+ x" m/ Q3 J0 e  _: o c.jpg 9 e# o) B' m9 A' z! @

# L* U6 t0 E/ W5 h% {
, G0 d+ Y( \* m! J( b0 j. Z% W
/ U% l# w3 {/ s2 v8 q7 J3 T7 _
联横合纵 | 2012-3-12 15:4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联横合纵 于 2012-3-12 21:39 编辑
  i+ C; |8 a$ @8 ~" F. M
: \- C  j6 ~% M+ m/ O/ O7 u _1150641.JPG & @0 @& g2 N8 P) R
还未完工的20X12吋的大底片机/ P; s: G' o' A5 B  I. s
联横合纵 | 2012-3-12 21:2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数码的超级利器莱卡s-1采用扫描式ccd来达到了每个像素都出一个色素,2600万的有效像素己等于平面ccd的一万多像素,但是数码的先天不足,使它也无能力挑战大底片。
. L: E% P6 K3 I DSCF0004.jpg
4 r8 J5 d7 p$ w! T% I( Y
BH7NLJ | 2012-3-14 12: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听专家讲原理,学习,学习再学习.
图有其名 | 2012-3-15 06: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感觉玩大幅玩的是技术,马虎不得。& q6 E9 r, Q: G$ q2 U
就像以前开一辆老爷车,是要学习发动机及一些机械原理的,从学徒到出师起码要3年,其中每天晚上要把水箱的水放掉,第二天早晨再加水;冬季在北方话还得加热水。加完水后还得摇车启动(真正的老爷车是没有启动机的)。还有化油器的清理等等。4 e& H) n2 u5 a* O
听听学徒过程就使人肃然起敬了,再看驾驶:两脚离合,无助力方向盘,无防抱死刹车等等,没有几年的功夫是玩不了老爷车的。特别是倒车雷达,要是早几年普及的话也不至于让中国家喻户晓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共产主义战士的英年早逝。:'(:'(:'(
% [# T5 b) m4 Z7 [$ g比喻可能不当,但时代前进了,在浪峰上的哪个家伙才叫弄潮儿。这些弄潮儿是在一浪推一浪的过程中被推上沙滩的,不及时回到大海中追赶下一波浪潮,鱼干的干活。:dizzy::dizzy:
sj6666 | 2012-3-31 00: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贴要顶啊。标记一个学习了。
招成 | 2012-4-6 20: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招成 | 2012-4-6 20:2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多看有益,谢谢
procolor | 2012-5-8 15:4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联横合纵 发表于 2012-3-12 00:48
7 R* X9 R2 _" d% u即使同是数码,全画幅的机矩阵接片出来也比不过数码后背,因为接片无法解决畸变,最好去实践一下,不要光去 ...

  o+ f: e; T, M" ?说的是啊,特别是离大家型建筑很近的这种
jazzlou | 2012-5-15 10: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jazzlou | 2012-5-15 10: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沈阳支队 | 2012-6-24 06: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篇很好的文章,读后使人受益匪浅。
sunyu_008 | 2012-6-29 13: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dizzy:  虽然听不太懂,但还是有收获的,学习ing。。。。。。
江南一摄 | 2013-3-10 14: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学之者 | 2013-5-5 01: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行家写的文章,受益匪浅。
苍蝇拍 | 2013-5-10 10: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留个记号,反复研读,收获很大。向专家型老师致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