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关于锁定曝光的疑惑及讨论

[复制链接]
查看16143 | 回复21 | 2014-8-20 13:4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BH7NLJ 于 2014-8-20 15:44 编辑
+ N  ^: d! K7 L4 R' v8 V. `# g! G4 N" K. z0 x) w
看了老汉姆兄发的奥黛丽赫本坐过的广场一文有感而新开此贴,希望各路高手都来讨论讨论。, E+ Q! ?& k) M, b# |0 m

+ X, H4 O& `) z8 S. m4 [/ e( J老汉姆的摄影水平非常高超,色调、图质非常精细,充满异国风情,是我等学习的榜样。
  y) ^5 Z% n: W" D但就这一图来看,天片及地片明显有圈。这种情况我也经常遇到,我的感觉是反差太大,以致于拼接软件不能完全融合相邻的色调。$ T, Q& A/ B! _+ l
我最近拍了很多晚霞的场景,都出现这一现象。因为在本坛混,又受教于联版的精益求精,对这种情况甚感不满。于是,在拼接时发现色差就针对有色差的片单独冲洗,有时要调整白平衡,有时要调整亮度及黑度、白度,甚至曝光,直到与其他照片能完全融合。5 d+ t! u: ]7 _3 |& k
这样问题就来了,既然可以这样操作,为何不能在拍时就用不同的曝光来解决反差问题呢?虽说RAW格式可调范围还是很大的,但有时还是会顾此失彼。虽说包围曝光也许可以解决问题,但在有移动人物时,包围曝光也无能为力。
2 R4 z8 }' c2 [: w" ]% ?# s长期以来,我们都知道,参与拼接的全景照片必须保证统一曝光参数,但实际上我发现,曝光的速度、曝光补偿值等参数并不影响拼接。那么,是否就可以用光圈优先或者自动ISO的方式来拍摄反差大的场景呢?0 ~* T  n) q& |3 P6 J  S. v
# C/ V5 E8 R0 u2 K  s8 j1 }! K; ?3 h# X
我玩的相机比较少,没有太多经验,只在D90上拍过全景。还望大家都说说自己的感受,讨论讨论互相受教。
+ V  _- D4 e7 p$ M: }/ s" `$ ~
. ?+ {* T# v! j. j! Q' j8 k以下用一组照片来说明我的看法:
# v$ [( r# X/ M一组太阳落山时的照片,RAW格式记录,为保证最亮部位的细节,整体曝光偏暗,地片几乎看不清任何细节。
# P0 Q' N/ @4 m! q( l% l

RAW原片

RAW原片

+ y0 b/ K! @+ R, y
# q# D; f$ F, z" b* \. {. ^1、常规做法
$ K% _8 g8 V5 Y1 U$ }7 a统一参数冲洗,即所有照片用相同的参数冲洗后,地片只是隐约看到个轮廓,天地反差太大:6 d3 v6 A) W, P8 [3 k8 x
360截图-8088714.jpg ( U+ A. Q5 Z3 m3 V. U& x$ M3 j) s

% c3 G$ W; w6 `拼接出来的结果,往往会有明显的融合分界:4 j6 u" L. i9 O6 S

统一拼接

统一拼接
- T$ |$ a: `+ O; {6 z
; ^$ O1 H9 E0 ~7 e* `4 i% i, e
看地片时,可以看到明显的色调不融合:
( |& M- p5 ~: ]) C  k9 z8 |; @' \/ [

统一地片

统一地片
, Z, i! \8 X  K1 ~2 s
9 e" i& m4 m2 o9 v  E1 @
2、独立冲洗8 u8 F+ ]& }; m  S$ C
分开冲洗后的情况是这样,天地都有细节:
9 E5 a9 Q7 |3 H 360截图-7100884.jpg * f" c& ~+ M- h% e8 Z7 ?
这一过程有时很漫长,出片后比较,不行再来,反反复复几个小时一会儿就过去了,就好象那个站在联版镜头前挡景的“专业人士”,拍了看,看了删,删了再拍,再看,再删......好在我不喜欢在拍摄地观片、删片,废片也是回家删,电脑前操作也不影响其他人。哈哈,扯远了。
& t' t/ H: |- W' e6 z' h) [3 `+ F  [. y  i. `
对于每一张照片都进行了单独参数调整后再拼接,可见色调明显比较统一了:; i* m/ I: o% i2 N
360截图-7930186.jpg
: c/ y' I$ K9 i% c4 A; \: I
( ?) t5 U' B! r! Q6 C再看地片,色差也已经比较好地融合了。
: I2 Z9 N* t: [% d* F# `' ?( h 360截图-7973679.jpg 1 C! O/ g/ D1 `7 B4 z8 Q' G* `

8 W! R) \) E1 E0 q3 s8 \6 Y! U  Z; m8 X% A4 b) @/ S
这几图只是为此文重做,并没做更深入地细调,只是为了说明问题。
+ {& ~: X3 ]( x% e4 ?3 `) q$ _7 Z" ^$ Z  O( {- b% s
( r. R2 l; L5 h1 Y8 f

4 U- `( ]. b  ^; q1 j4 b. J
. o; D( \( V" S: D8 y" n
guonaldo | 2014-8-20 19: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联版以前说过,光比大的地方单独调整曝光拍一下,用图层擦过去。分别曝光画质不均衡,噪点也不均衡。另外PTGui的曝光融合能力是不及Autopano的

点评

谢谢参与讨论! 分层组图擦除的方式我用过,感觉一是费工,二是边界不自然,放弃了。 分别曝光确实存在画质不均的现象,但我认为在反差极大的情况下,得到一张像样的照片而不废弃,启不更好? 当然,画质差太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21 12:56 AM
联横合纵 | 2014-8-20 23:48:59 | 显示全部楼层
矩阵拍摄,Autopano有更多图钉可用,手段灵活很多。

点评

谢谢联版参与讨论。特别想听听您的意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21 12:58 AM
BH7NLJ | 2014-8-21 00:56:22 | 显示全部楼层
guonaldo 发表于 2014-8-20 19:12
( L( M1 v/ D" i; P联版以前说过,光比大的地方单独调整曝光拍一下,用图层擦过去。分别曝光画质不均衡,噪点也不均衡。另外PT ...
( n+ P4 h6 P: j
谢谢参与讨论!
+ k. h+ I9 d# B' {, h
- c+ s2 e# p2 N分层组图擦除的方式我用过,感觉一是费工,二是边界不自然,放弃了。5 E2 q% |; {: Y2 Z8 s
分别曝光确实存在画质不均的现象,但我认为在反差极大的情况下,得到一张像样的照片而不废弃,启不更好?
& H: Q3 v7 g* X5 i当然,画质差太多还是不可接受。
: W1 G: Z7 _/ Q, Z6 N& h4 X- ^Autopano以前用过,如果一切都是标准的,确实功能强大,可是,我的地片往往是抱着脚架拍的,全组就这一张不讲究节点,用自动拼接会出问题还不好修复。
& S3 |4 L) ^- t) u9 c$ r/ d喜欢PTgui的原因,是补地时移动旋转都在可视情况下进行,而Autopano的预览图太小,调整数字很精确,但看不到细节的调整实在觉得不便,或许我功夫不到家。
BH7NLJ | 2014-8-21 00:58:08 | 显示全部楼层
联横合纵 发表于 2014-8-20 23:48/ h( Y3 h; `0 O- D
矩阵拍摄,Autopano有更多图钉可用,手段灵活很多。

0 r9 h+ B- U! G. ~! V谢谢联版参与讨论。特别想听听您的意见。
联横合纵 | 2014-8-21 13:3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联横合纵 于 2014-8-21 13:46 编辑
8 y, H0 q) Z* ~# v3 g! ~% \
% I- A$ Q7 _, y2 F可用脚架拍我就不会用到魚眼,就你这图而论,似应主曝光不宜以云彩为准,而应该增加曝光至树出层次,因后期提亮会加大噪点等很多质素损失,高光部份应同时补拍两张来尽显夕阳层次的曝光图〔可不按原分导与No5的图错开位置〕,全数拉入ptg拼接,然后用蒙板控制隐去方式先后出两张不同高光的图,PS叠图层之后,用PS蒙板或橡皮擦,甚至用图层透明度都可控出效果了。

点评

另外想知道联版用鱼眼拍的时候不用三脚架,是空手,还是独脚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21 11:50 PM
联版,我理解您这个方法也是包围曝光的一个变种形式,只不过直对高光的部分进行了合适的曝光。然后做两张图,在PS中通过蒙板或者透明度把高光部分合适的曝光区域调整出来。不知道这样理解是不是对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21 10:47 PM
后期提亮增加躁点!确实有这现象!相当于拍照时提高了ISO。 谢谢联版指点! 再请问,PS里图层透明度会不会影响灰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21 01:59 PM
联横合纵 | 2014-8-21 13: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一个人对图片质量有不同要求,也自然方法有别,精益求精是一种,也有教人只需拍jpg用自动白衡的书本问世,怕麻烦会是另一种看法。
BH7NLJ | 2014-8-21 13:5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联横合纵 发表于 2014-8-21 13:36
2 d& G/ Q) g/ _+ Y1 ^, \1 R可用脚架拍我就不会用到魚眼,就你这图而论,似应主曝光不宜以云彩为准,而应该增加曝光至树出层次,因后期 ...
" N4 f# }) o, U* Q- i
后期提亮增加躁点!确实有这现象!相当于拍照时提高了ISO。) |4 p# I; g7 j2 Q
谢谢联版指点!
! V% o" Y& v4 w6 I& u再请问,PS里图层透明度会不会影响灰度?
联横合纵 | 2014-8-21 14: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只需试下任意一张图复制图层后,改变上图层透明度便可看到答案了。
老汉姆 | 2014-8-21 22:4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子!
8 c: V9 D% U( W' L/ Q8 h0 r+ }虽然也发现了此类的问题,我还没有能够达到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水平。2 h. c& h; t2 r( i5 g5 x
看看老师们的解答学习一下。
老汉姆 | 2014-8-21 22: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联横合纵 发表于 2014-8-21 13:369 Y. c7 w8 T: w" O+ o; L+ E
可用脚架拍我就不会用到魚眼,就你这图而论,似应主曝光不宜以云彩为准,而应该增加曝光至树出层次,因后期 ...
3 Z1 H0 l  [" M- @, X! l5 ]
联版,我理解您这个方法也是包围曝光的一个变种形式,只不过直对高光的部分进行了合适的曝光。然后做两张图,在PS中通过蒙板或者透明度把高光部分合适的曝光区域调整出来。不知道这样理解是不是对的?
老汉姆 | 2014-8-21 23:5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联横合纵 发表于 2014-8-21 13:36
: M- ~$ L# B5 `' q3 L可用脚架拍我就不会用到魚眼,就你这图而论,似应主曝光不宜以云彩为准,而应该增加曝光至树出层次,因后期 ...
9 O, E/ a) p3 {% Z( O( K7 h
另外想知道联版用鱼眼拍的时候不用三脚架,是空手,还是独脚架?
huawei | 2016-2-19 22: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
联横合纵 | 2016-2-22 13:5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联横合纵 于 2016-2-22 17:11 编辑
& w: E( N( Y8 x4 b  `4 a3 @% N
+ k# l; ]# {; a) N' I此帖被顶起,我才看到原来我当初无回答到老汉姆的问题,楼主高原朋友和老汉姆朋友都是全景高手,所提的有关问题也是非常切合实际的。同一目的,解决问题的手段很多,众说纷纭,各有千秋,既然被两位朋友信任,我也说出了我的看法,我所用的手法未必最好用,也不求他人认同,只是我从无被这类曝光问题困扰而直接影响到拍摄。
: A2 C( }; _% r摄者以图说话,事实上时至今日,我亦从不用伪hdr软件去处理图像。' D  e, e! g9 n  I$ J% ?' F; M- F
下图摄于2013年新加坡,松下G1相机,RAW格式,直方图靠右曝光,DXO冲洗调密度平衡。
2 n- X5 ?. w! d  ]
联横合纵 | 2016-2-22 14: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曝光是可以如楼主所言作合理改变的,但需要有相当的技术把控能力才可为,并不适用于新手。
0 Z+ ]' U2 r# e: ]8 d% ~* A
联横合纵 | 2016-2-22 14:3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联横合纵 于 2016-2-22 17:09 编辑 1 ~$ n9 V& Y  p* G# r
. [* x) b4 s! \
有一本教拍全景从入门到精通的书,作者提倡用自动白平衡jpg去拍摄,对于这点,我并不赞同。理想的白平衡是光照白平衡,我们可以用自定义白平衡方式来得到,而自动白平衡只是景物色彩的色平衡,它会随被摄物颜色变化而变化,例如一个角度拍下大片蓝天其余景物就偏红黄,再一个角度拍下大片绿树小片蓝天就偏品,这两片同一天空不同色如何去接?使用RAW格式去拍全景,又设定统一固定的手动白平衡是明智稳健的做法,这样除了为后期留有更大调整空间,使色调统一不会产生张张颜色不同变化尤其重要。
联横合纵 | 2016-2-22 15: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或许一般景物怎么拍也还能混,但就遇到如以下这张西班牙古城杜丽多,蓝天又金黄色夕阳下的建筑,这种大色块多变环境下的白平衡,平素无习惯使用合理白平衡手段去处理,很容易就招至失败。
. r, Z  l. S' c. [( H! _' P- s& D' M2 M2 A& c7 m' G
联横合纵 | 2016-2-22 17: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上述贴中有关向右曝光道理,请参观以下链接。
+ d1 X# y1 u8 H: r, rhttp://www.cphoto.net/article-146199-1.htmlDxO冲洗软件是目前去噪能力最高的软件,为何我用DxO冲洗,请参观以下链接。2 B- `. U9 `7 u& ^
http://academy.fengniao.com/272/2727876.html0 X9 n9 n" ~) T. w2 E, b

4 ?% \8 U" |3 f9 q: A

点评

很久没有来了,今天一登录,就有消息。 仔细看了联版的照片及链接文章,不得不惊叹! 照片画质控制一流,层次丰富,色彩准确(特别是各色旗帜的颜色),实在佩服! 每次看联版的文章,都能学到知识,文章我收藏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3-28 11:34 AM
联横合纵 | 2016-2-22 19: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光看两帖标题会似觉对立,但了解后或会明白,合理对右曝光加DxO强大的暗位去噪冲洗,会是尽用相机感光体色深宽容度的有效方法。正确曝光是摄影基础,它是值得我们去深究的。  8 O9 U# n( g* a: I" J2 t$ M
老汉姆 | 2016-3-14 18:29:26 | 显示全部楼层
联版这两张太漂亮了!
: d, _* L  S, w+ h* N* c我最早看到关于曝光的帖子,是在无忌上。有个帖子讲要保护高光的细节,高光洗白了,就无法挽回了。甚至泥坑数码相机在机内的算法也自动的降了一档曝光,为的就是保护高光不过。所以脑海里已经根深蒂固的有了这样的概念“宁缺勿过”。最近看了有关duel iso和ETTR的文章观念有改正。毕竟曝光不足带来的噪点更让人无法接受。
BH7NLJ | 2016-3-28 11:34:44 | 显示全部楼层
联横合纵 发表于 2016-2-22 17:56
$ _: o' p$ p( |& c, Y( B, W" Q" G我上述贴中有关向右曝光道理,请参观以下链接。
1 ~  U. Y  A3 R1 M% C, E& G" ghttp://www.cphoto.net/article-146199-1.htmlDxO冲洗软件 ...
- h9 p1 L8 b  O. d0 Q3 Q( C
很久没有来了,今天一登录,就有消息。0 f( ^7 m# N% h' A7 H1 f: }& C8 J3 u
仔细看了联版的照片及链接文章,不得不惊叹!: Z2 N6 R: ]' u9 P% S0 h$ O; n; O6 y9 G
照片画质控制一流,层次丰富,色彩准确(特别是各色旗帜的颜色),实在佩服!: R% V, O2 {- o+ [3 G6 `
每次看联版的文章,都能学到知识,文章我收藏了。如果不介意,我想转贴到我的博客中去(我会署明作者原创)。
$ I; ^, _7 O, g6 Z5 j4 j. ]* @+ A1 l- p. U* U: n
dragonli21 | 2017-3-21 00: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慢慢消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