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编辑“节点”,是“控制点”。节点是镜头的光学中心点,光线穿过节点不会发生折射,拍摄全景照片时相机的转动,实际上是以镜头的节点为轴的。( s& J% @# R( t; b/ z" J, o, q+ x
5 S; T. x) }& E, ]使用ptgui拼接,软件有很好的控制点识别功能。
5 S1 j, c; `; N只要你做到拍摄时有足够的重叠度,重叠部分有很好的控制点识别度,软件便能自动完美拼接。/ ]+ S# M% S* [$ L1 R+ N1 T; L# l
1 C$ f+ p( L! e: \9 l“重叠度”(overlap),也有叫“搭接量”的,一般最少20%,稳妥点30%,不排斥40%,到了50%就有点“浪费胶片”了(虽然没有胶片,也是浪费某些资源了)。7 L/ U8 k" X; Z6 r0 o2 o
|) j% @ @6 A
“控制点”(control point),就是两张相邻照片上重叠部分的相同景物识别特征。如果你拍到大面积的白墙,或大面积的天空,软件识别不到能匹配的特征控制点,就会提出抗议。这时候你只好肉眼识别、手工加点。实在找不到点,只好把图摆在那里,看得过去就可以了。
! S( p4 o/ A, c5 [9 E6 ^8 ^% I4 N9 f8 d; g! g
包括补拍天地也一样。天、地图必须与水平拍摄的四张(或更多)图都有足够的重叠度。
8 {6 e( w! _; L# `+ }" E
/ \: `3 ?; o: Y总之,前期拍摄很重要。如果拍摄重叠度不足,甚至漏拍了,后期是没有办法的。+ ^! ?4 @8 \$ U M
简单的办法:遇到某些复杂情况,加密多拍,必有可用。' e! n( O+ ?' h' g! T; h
/ `4 A: t2 A8 N0 f& F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