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授粉

[复制链接]
查看15653 | 回复12 | 2013-4-9 20: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 U5 q% \% R4 ?# ]7 N

# s8 o" m+ }% r' ]" b拍了也有一阵子全景了,谈谈对全景的肤浅认识:2 F7 A7 c/ [. R. T4 S+ x- Z
1、认可度; S. b& E; i& }. q- v- w4 Q$ R
的确,摄影圈子里是很少有人认可全景摄影的。做纪实的认为全景摄影合成出来的全部都是假照片,做风光的认为全景并没有做出十分令人赞叹的作品来证明(缺少真正的好作品)。而全景摄影在目前看来,展示途径问题使得它不那么容易为人所接受。接受“点击转动探索”的理念说起来简单,但对于稍微有些岁数的人来说就是一道坎。
8 R- }3 N6 D/ T7 o2 j* j% |6 a  Z: E
2、表现力+ N, P+ \$ r9 B4 ^4 I" Q
它的表现力主要体现在“用户体验”上,是一种沉浸式(immersive)的感受。等距圆柱图在平面媒体上得不到广泛的使用,这也使得很多人接触不到全景摄影。就算表现力再好,没有受众也是抓瞎。另外,全景照片的叙事能力因为拍摄视点的限制而受到限制,目前鲜有人尝试360全景组照的形式去叙事,EPSON的panoaward也都是接受单幅Vr作品。这些问题随着传播途径的通畅是否会逐渐淡化呢?
) A* S' f" x" g: [
" L7 V4 o# v5 J5 A  Y# T5 O& k3、难度  y% k& r' B( C
数码接片已经大众化,做出一幅接片不是难事。它的拍摄手段会比普通照片多,但大多是因为没有特别成熟的方案,各家自己DIY的“折腾”之作层出不穷,比如高杆。折腾自有折腾的乐趣,长期下来难免陷入孤芳自赏的境地。形式要为内容服务。
! K& A! Y* K# j: y
& {- s9 L. x/ L8 M  Z* c, C% c. `5 S4、赚钱
6 _3 x5 n2 w- D0 }* K1 C本人才学疏浅,不知真正商业的片子品质会高到什么地步,我也深知自己与职业摄影师的巨大差距。但正是全景摄影面临的这些“小”问题,全景想卖个好价实在是有难度。东西要好,还要人认可是最好。两点均不具备的话就会出现许许多多急功近利的怪相。热一阵子就冷下来了。
8 V7 t0 Y" J! o( K1 i
, O( I& u6 ?+ W+ F0 Y7 ^5 v. B一家之言,但求用全景记录生活,愉悦身心,足矣。) y$ f% s8 ?+ p
鱼眼龙 | 2013-4-9 21: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动力源自热情,热情源自对玩意儿的热爱。其它的东西是水到渠成的事,不刻意追求。/ t% M2 t6 C/ t) i, D3 d* m8 s/ P
LZ用全景记录生活,追求艺术的本真,有方向,有目标,能玩下去,就能成功。
jwleuro | 2013-4-9 22:2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雪落 | 2013-4-10 14:5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
联横合纵 | 2013-4-11 00: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思考才会有进步,有如汽车刚诞生之时,无人相信它可替代马匹,只有当汽车、马路、加油站同步发展的时候,汽车才会显出优势。全景的全方位无限制视角更符合人在自然环境中视角习惯,这是全景生存发展的基础因素,应该看到,屏显手机的普及更是使它成了一个随身可携带的全景展示载体,这是全景体系完善发展的一大进步。随着网络传播手段和技术进步,全景展示的另一个瓶颈也会被突破。
联横合纵 | 2013-4-11 00: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电脑硬件和合成软件的进步,己经使拼接变得比之前简单了很多,但是也不要指望那些固化了大脑的人去正视全景的发展,对于己经没有了学习能力的老一辈,实在不可能越过这道坎。
guonaldo | 2013-4-11 00:48: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联横合纵 发表于 2013-4-11 00:19
/ i, ~- |. N- Y. l! e' B虽然电脑硬件和合成软件的进步,己经使拼接变得比之前简单了很多,但是也不要指望那些固化了大脑的人去正视 ...
& O3 Q; c. r: L% R4 }# ?
千拳归一路。越拍越觉得全景与平面摄影没本质区别,没有平面摄影的好基础与洞察力,全景好像只能成为一个折腾的把戏。最近打算从基本的人物写实摄影练起,抛开形式,以内容为重点。
BH7NLJ | 2013-4-11 12: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H7NLJ 于 2013-4-11 12:24 编辑   \* x( ?) l+ g4 Q' b! q. H

1 z& s& q5 v# a2 C玩全景确实有三步曲,摄,制,显,缺少一步都难,拍摄是人人一学就会;制作得有点电脑操操作技能配合;显示就真得要网络技术支持了,甚至还得学会简单编程。因此,拍出来了,制出来了,关键还要显示出来。只会摄影的不行,只会电脑的也不行,得二个行当相辅相成。
虾米碗糕! | 2013-4-12 18: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知总是寂寞的。
- G" K( A5 J1 I3 w0 f5 ~* b% d7 l, v) l  `& u: W9 q, L$ a3 G
存在即合理。总有一天会展现出它应有的价值的。
yeouning | 2013-4-12 21:50:37 | 显示全部楼层
联横合纵 | 2013-4-13 11: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联横合纵 于 2013-4-13 12:07 编辑 5 K0 B( e, U: M% I$ |3 B# z. w, T' k

) p6 m% ^3 v# E对有能力掌握全景拍摄制作技术的老一辈,全景仿佛令他们回味到了胶卷年代拍摄的乐趣,全景拍摄制作过程个性的发挥有如过去的暗房操作,对未知结果等待的焦虑到最终得到意想效果的喜锐,会令人一次又一次再沉迷其中。4 G3 K7 j- v1 f) C7 J% k& ^, ]
与平面相比,全景拍摄制作没有偶然性,器材也末算高级,可参展获奖机会不多,这对于那些视摄影为成名捷径的人,会没了吸引力。
老汉姆 | 2013-4-13 21:4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后起之秀的杰出代表!一定有好的前途。
guonaldo | 2013-4-13 22:55:18 | 显示全部楼层
联横合纵 发表于 2013-4-13 11:45
$ q) \7 @* Q+ e2 S. m对有能力掌握全景拍摄制作技术的老一辈,全景仿佛令他们回味到了胶卷年代拍摄的乐趣,全景拍摄制作过程个性 ...

: R4 J# d9 P9 _5 Y" J這種製作發佈的期待感對於晚輩來講的確是從來沒體驗過的,這也是對全景很上癮的原因之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