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角线拍摄的利与弊

[复制链接]
查看20868 | 回复11 | 2013-9-20 11: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为什么要用对角线拍摄法:; E/ D- ~5 r6 @- o$ i+ D9 T% l
因为对角线的视野更大,可以更好地向天地延伸,从而大大减少补天地的难度,对于有的设备搭配甚至可以达到完全免补天地。
% _- v# N" v' n+ `' G/ @7 f
% E4 ?3 c4 {$ K7 n
对角线示例.jpg
3 C- `2 N# e% X# C; I" Y& ^
$ |& b0 t- `. B3 y1 R; j, F7 E

: f9 j0 ]# ^- R* w1 \9 P" O7 e( t) B
: x8 }$ H3 h2 v: @4 a
/ R& ^. c9 v( I: j- T7 Z" m
对角线的“利”:( |6 X$ H7 j$ J: Q
无论何种镜头,在必须补拍天地的情况下,若在普通节点云台上还好办,只要转转横臂就可以方便地拍天地,但是若在高杆上,或者在镜头箍上,补拍天地就成了一件麻烦事儿。我在别的帖子里面讲过“节点前置镜头下俯”可以免补天地“的作法,更好的办法既适合高杆也适合地面,就是“对角线”拍摄法。
3 X8 Z' g: j# Y4 O; i% I! C* o( \: x  h1 H
我的适马8mm镜头在600D上,鱼眼镜头圆形图像的黑边,在理论上应该是与传感器的短边相切,但实际上黑边在上下两个短边处都已“溢出”,已然造成了些许的缺失,拼接之后则在天地各有一点小小瑕疵。对角线斜拍是个好办法,尤其对15mm镜头在全幅机上,圆形图像的黑边恰好在传感器的四个角上,也就是说对角线的视野可以达到足足的180度,拼接之后几近在天地两极仅留下两朵可爱的小菊花(不同的设备配置,和不同的拍摄张数,使得菊花瓣形状和大小各异)3 q# y7 ]2 u0 _- S1 K% z" M$ n; ~
/ X. W5 q4 h8 b' ?' L
下载.png

3 N. P: i9 n9 [7 L$ {' u2 n0 ]3 v# Q

' `7 B' g$ N0 _% Z" H: U. ^3 u9 _9 C
对角线的“弊”:6 Z3 W% g& ?8 \5 G) [
1、从技术角度考虑,对角线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选项。6 R  x. L6 Z# k2 {! a1 G- S" m: @
但是如果对于一个驴友,对于拍摄人文题材,或者体育题材拍摄者,对角线拍摄会出现很多问题,因为场景中有大量活动物体。对角线拍摄适合静态环境。
0 ?- t) t+ F, a6 D
! j$ }- w6 H# ?# ^' c. m, O9 h! ~2、从摄影角度考虑,一组360度拍摄的单帧素材,每张都有可能成为一幅独立作品,如果你悉心刻意的话。此时对角线斜拍显然无法使你的单帧素材成为独立作品了。对角线法仅适用于全景拼接的素材,很难单幅成为作品。
9 k8 Y; C/ U  r8 O( O) }! P/ E- `/ U  [' M" w) H
3、从后期处理的角度考虑,如有活动景物,经常会出现无法取舍的情况。: ]. E/ u8 \  N9 c3 R: b
我曾经用对角线拍摄了一整天街头即景,结果几乎一半无法完美拼接,因为画面上有太多半截人和半截车。活动景物慎用对角线方法
# H# ~" ]  M* O1 [$ y1 E leg.jpg $ [# s! _7 `! N' r# {
% ?0 Q; s6 x4 G- M3 O, C
( M3 Q% @& c" W4 R' y
下图:左下角出现无头人,右上角出现无腿人。, {, \2 T, H, [$ R4 y& H- l* G, ^
IMG_0014a.JPG
0 U1 U/ C: d0 j; z) z  r; H9 r' Q

5 w) _( H2 P0 A7 m下图:尽管使用了蒙版处理
( E/ ]1 Q* n7 I$ a 20130920112606.jpg 1 T4 q. a- C& T; o7 s3 M
下图:依然出现了漏洞
0 d3 a) S; u/ l! @ 20130920112658.jpg : v  [. ?9 ?& J; r3 y7 d* u+ G

3 w; G! Q) U! N( [: L9 Y: z& n/ y; d2 s% G" w7 e  p

  ]/ ]# _3 h' _+ `4 M& ]0 q. r5 Z8 ^

" m; A4 x0 {' K# I8 u. X& W6 f+ X1 {" {$ C
3 E$ F* [; F8 W2 P9 p7 U+ V/ t

+ u! e9 V. D5 k% j* T结论1,优点:有效地减小了天地洞面积,便于后期修补工作。
4 n8 d6 z/ u5 @  t" M& X) ?3 `结论2,缺点:不利于有太多活动景物的场合拍摄。' A3 `- R3 p$ Q6 g% c  p1 {
对角线示例.jpg
老汉姆 | 2013-9-20 15: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等着鱼版讲课。
联横合纵 | 2013-9-20 18: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利,必有一弊,杀鸡用了牛刀也不见得有多少好处。
联横合纵 | 2013-9-20 18: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联横合纵 于 2013-9-20 18:12 编辑
* [5 v. E+ r1 }1 l/ K
/ j  @5 S2 u# |) Y9 U+ r& N古有言:“技无定法,最要变通,不宜执一。”,“智者因势而谋,愚者逆理而动。”
庄腳人 | 2013-9-20 21:3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比较常拍摄的是人文题材,因为会动的物体太多,所以是使用全幅机+8mm的全周鱼眼镜头,虽然牺牲了整体的最高画素,但是成功率高了不少
大美溪北 | 2013-9-21 10:5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鱼版讲的正是我所面临的问题,继续听课。
( s" u/ S% \+ E- A. k  d
360RRS | 2013-9-23 12: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5楼的全画幅相机+8mm,水平一圈3-4张就可以快速搞定,不用拍天地。对于人文体育场景很适合。横竖拍都可以。
) R7 C1 V! `) F0 D! F& P特别说一下,佳能的8-15mm镜头,很实用。
TripleH | 2013-9-26 10: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鱼版,学习了!
linzhengshan | 2016-2-5 16:29:15 | 显示全部楼层
聆听中……
河边的小男孩 | 2016-2-21 14:2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阿水 | 2016-2-24 15:47:42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前还在想高杆如何补天地呢
18676167620 | 2018-9-18 17:5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