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子石大佛和五佛殿(5场景)

2011-12-19 01:33 PM| 发布者: 鱼眼龙| 查看: 10622| 评论: 0| 原作者: 徐建年(摄于2002年3月25日)| 来自: 原创

摘要: 弹子石大佛造像位于重庆鹅公岩大桥旁的江边,背依山崖,西临长江而坐。摩崖造像高7.5米,建于元代末期,由农民起义领袖明玉珍为乞佛佑过往船只平安所建,大佛后的崖壁上建有五佛殿...
地点:集翠村

  从重庆溯江而下,在重庆市区长江南岸大佛段集翠村的长江边上,可以看见跏趺的弥勒佛像,高髻,面颊丰腴,表情慈祥。大佛位于鹅公岩大桥的旁边,背依山崖,西对长江临江而坐。长江水面在这里还比较宽阔。

   弹子石大佛摩崖造像高7.5米,佛龛宽10.5米、进深2.6、高13.78米,建于元代末期,由农民起义领袖明玉珍为乞佛佑过往船只平安所建,是长江三峡库区规模最大的摩崖造像,是我国唯一可以确认的农民起义军政权所制作的佛教造像,为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龛内造像为一弥勒佛二胁侍弟子。弥勒佛高7.5米,头上高髻螺发,面相方圆,表情庄重而敦厚;外披袒右肩袈裟,下身着裙,两腿上的圆弧状衣纹自然流畅;左手抚膝,右手屈举至肩,以无名指扣向拇指,余3指自然分开;赤足着地,端坐在长方形台座上。佛两边各凋一尊弟子立像,双手合十,身着複领袈裟,高2.3米。造像简洁、明快、朴实、自然。龛左侧5米崖壁处还有清道光二十四年(西元1844年)题刻。

      在弹子石大佛后面的崖壁上建有五佛殿。殿内有一龛明永乐十九年(西元1421年)凿造的五尊佛像。龛宽11.6、进深1.4、高6.4米。龛内中央为三佛并坐,分别为释迦牟尼佛的法身、报身和化身像,均高3.95米,三佛两侧为骑坐青狮的文殊菩萨和骑坐白象的普贤菩萨。造像刻工精细,具有蒙藏合璧的艺术风格。

      弹子石大佛海拔180米以上,三峡库区三期蓄水后,水刚刚淹到大佛座下,人们将有幸看到原样的大佛。弹子石大佛历来被百姓视为天然的洪水标尺,俗称“大佛洗脚”、“大佛洗脸”来观测水位高程,这似乎意味着今后的游客可以脸贴脸地注视大佛,它将成为一座天天洗脚的大佛。 (2011-12-21  重新编辑  李萌  )


全景摄影:徐建年(2002年3月24日)    作品像素:   1600*800 

 


从重庆溯江而下,在重庆市区长江南岸大佛段鹅公岩大桥的江边上。这座跏趺的弥勒佛像,高髻,面颊丰腴,表情慈祥,临江而坐。大佛造像高7.5米,建于元代末期,农民起义军领袖明玉珍为乞佛佑过往船只平安所建,是长江三峡库区规模最大的摩崖造像,为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佛殿侧面观 弹子石大佛后的五佛殿是附属建筑,为明清重檐歇山式建筑,占地面积145平方米。
 

五佛殿内 殿内有一龛明永乐十九年(西元1421年)凿造的五尊佛像。龛宽11.6、进深1.4、高6.4米。龛内中央为三佛并坐,分别为释迦牟尼佛的法身、报身和化身像,均高3.95米,三佛两侧为骑坐青狮的文殊菩萨和骑坐白象的普贤菩萨。造像刻工精细,具有蒙藏合璧的艺术风格。


弹子石大佛摩崖造像 弹子石大佛造像高7.5米,位于重庆市南岸区集翠村的长江边上,背依山崖,西对长江。建于元代末期,由农民起义领袖明玉珍为乞佛佑过往船只平安所建,是长江三峡库区规模最大的摩崖造像,是我国唯一可以确认的农民起义军政权所制作的佛教造像,为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佛殿正面观 弹子石大佛后面的崖壁上建有五佛殿,殿门高悬匾额“法眼观澜”。

2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相关阅读